團結兩岸三地電影人,已經不止一次要求許輝擺正好自己的姿態…
實在不行,許輝人不去不就行了嘛!
16號晚,就在電影宮旁邊的咖啡廳,許輝接受了時光網的專訪。
“首先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我把它特意用一種浪漫唯美的方式呈現出來。”
對了,插一句這個時空沒有羅伯託貝尼尼,更沒有原版的《美麗人生》!
“故事的來源?應該是我在拍攝《天堂電影院》的時候,看了太多義大利電影,是這樣的,原本這個故事應該是一個關於猶太人在納粹集中營,後來,我覺得可以虛構一個叫喬多的男人,背景就放在了東北…”
“我怎麼評價?”
“我覺得在我的電影序列裡,它應該和《天堂電影院》、《驢得水》包括我之後想拍的《美麗傳說》一樣,屬於比較深刻的故事吧!”
記者接著問:“那您覺得《美麗人生》是一部商業片還是文藝片?”
“…為什麼非要分商業片、文藝片?我覺得電影就分兩類,好看和不好看!”
許輝皺了皺眉頭反問了一句。
“但是…大部分大賣的作品都是商業片…”
記者強行辯解了一句。
“…那它們好看嗎?”
“這個…”
“所以,以後評價一部作品就簡單點,直接點,咱們就用好看還有不好看區分,多好?”
時光網的記者有點慌張,他這是被焦做人了?
“那你覺得《美麗人生》拿金棕櫚的可能性有多大?”
“…”
許輝懶得搭理他。
這種問題也能提問?
“許導?”
“…第一,大部分主競賽單元的作品都還沒放映,你讓我現在就預測結果?第二,這屆評委會的主席是簡坎皮恩,她偏向什麼樣的題材?我也不知道!所以,我覺得還是安心等結果就好!”
勉強回答了一波。
“…那許導,您有沒有發現自己在創作上慢慢改變?”
“有一點吧…”
“您覺得這種改變是好還是壞?”
“談不上好壞,但是我明顯能感覺到自己現在更依賴故事本身,內容大於形式。反正都是為了電影服務!不過,接下來我可能會拍一部大製作的特效電影。”
“特效電影?”
“嗯,《青蛇》!”
番外十六
電影是很美好的,當你處於人生低谷的時候,看一部勵志的電影,你會重新燃起對未來的渴望;
‘你要盡全力保護你的夢想。那些嘲笑你夢想的人,他們必定會失敗,他們想把你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我堅信,只要我心中有夢想,我就會與眾不同。你也是…’
當你處於感情糾結的時候,可以看看一些經典的愛情電影,他們會告訴你真正的愛情就是當你遇到了對的人。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只是突然在那一刻很想念她。我一直懷疑27歲是否還會有一見鍾情的傾心。’
戛納幾天,許輝很輕鬆,幾乎推掉了大部分的酒會之類的,準備好好接受一下各國文藝片的薰陶。
對於普通電影行業工作人員,戛納的熱鬧與他們無關,他們的主要精力都在電影市場部分…
如果是主競賽單元電影,需要門票就算了,還要換晚禮服才能進入盧米埃爾大廳。
看了一場米歇爾阿扎納維西於斯的《搜尋》,因為他是奧斯卡最佳導演《藝術家》的導演。
這麼響亮的名頭,捧個場也是應該的。
這個導演是個極聰明的人!
《藝術家》就能看得出來,那是一部為了奧斯卡量身定製的作品,黑白片、無聲、模擬好萊塢經典時代明星的舉手投足,這對平均年齡56歲的奧斯卡評委們來說,實在太和胃口了!
最主要的,電影開場的年份是1927年,這絕對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產物奧斯卡的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預科學院正是這一年誕生的!
《搜尋》也一樣,聚焦的是第二次車臣戰爭!
看完之後,許輝有點失望,這片子冗長煽情,主觀意識太強了,完全站在了美國的立場,尤其是結尾時候主角在聯合國大會的發言太做作了…
投機性實在巧合的有點過了!
差評!
當天晚上,《冬眠》公映,它的導演努裡比格錫蘭是戛納的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