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拍出什麼好作品?
對了,知乎一眾人認為《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配不上電影兩個字,建議我下次用‘ppt影片’介紹比較好…
這個時代,因為技術的進步,創作者變得越來越省力,但是,如何利用先進的裝置表達自己腦海裡的所思所想,並且讓大眾接受,這才是一個出色的商業片導演應該考慮的問題!
時間是11月25號,拍攝間隙,許輝在跟阿爾帕西諾聊天。
阿爾帕西諾叼著雪茄:“你知道這個劇本最打動我的是那句話嗎?”
“…您說。”
“是艾佛特的那句話‘人生和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還有‘不準回來,不準想到我們,不準回頭,不準寫信,想家時要熬住,忘了我們。要是你失敗逃回來,不要來見我,我不會讓你見我,懂嗎?’!”
阿爾帕西諾很有感觸。
其實這也是許輝沒法把《天堂電影院》中國化的主要原因。
三十年沒有回到家鄉,這在我們看來是最大的不孝!
一旦有了這個基準點,故事講的再感人也沒卵用,就好像《嫁給大山的女人》,電影講一位姑娘被人販子拐騙到某村莊,被公公婆婆的善良感動,紮根下來、做了女教師,若干年後成了“感動河*北十大人物”…
真實人物改編,事實上,《嫁給大山的女人》不僅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和鼓勵,甚至是以官方發文的正式方式組織全省觀看…
大概是想歌頌女性的逆來順受,沒想到觸動了網友的神經,被罵出了翔…
你丫這是鼓勵拐賣嗎?
所以,電影這種東西,三觀一定要正!
“是啊,所有狂亂的愛情,最後都化為平庸。不離開,不會知道世界有多大,不會知道自己能走多遠。最後一個人的放映廳內看著剪輯的老片段微笑著流淚,多多已經理解了老艾佛特。”
許輝點了點頭。
《天堂電影院》最經典也是最打動人心的就是結尾時候,多多獨自一人坐在放映廳看著當初被刪減的鏡頭,說實在的,如果沒有這個,《天堂電影院》只能算還行,比方說177分鐘的導演剪輯版,後半段就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