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親與二哥三哥說一說,讓他們幫著活動一二。因此晚間便同鄭婆子商議,鄭婆子一聽也有理,便道:“既這樣,越性跟了雨哥兒他們一行人一起上京,路上也好互相照應。”
巧娘沉吟道:“本來定了秋季就為福哥兒迎了新人進門的,現下我們都進京了,一年半載的又不定能回來,只怕誤了福哥兒的婚期。這卻如何是好?”
“明發這次能中進士,是祖墳冒青煙了,天大的喜事啊。你說說,這鎮上和村裡,得多少年才能出一個進士?這事兒就是頭層大事了。你只管去,這兒有我呢!”鄭婆子清清嗓子道:“福哥這婚事拖得便拖,拖不得我就為他們辦了,也沒什麼的。到時你們回來再補喝媳婦茶就是。量他們不會怪你們的。”
她們這裡說著話,貴姐兒卻去展開方文鳳的信細看,近幾年她常同方文鳳通訊,京裡有什麼新鮮事,從方文鳳的信中也略知一二的,也打聽得京中最近流行什麼衣飾,見自己老孃要帶自己進京,只尋思要照著方文鳳信中所描述,仿京中最近款式,同老孃兩個各做幾套新衣。
五月底時,鄭李兩家便到了京裡。李甘雨和李遊自然被親戚接走了,巧娘等人也被迎了進唐府。此一回同唐少華方文龍見面,貴姐兒已滿十四歲了。乍一見已長得亭亭玉立的貴姐兒,唐少華和方文龍一時都有些怔怔的,待得貴姐兒笑喊了一聲他們一聲,他們才回過神來,笑道:“若是在外面遇上,真個不敢認了!”
倒是唐梅娘見了貴姐兒,想著鄭明發也中了進士,貴姐兒不日就是官家小姐了,卻得想法子定下她當媳婦才是。只是一條,文龍都十八歲了,這婚事卻不宜再拖,而貴姐兒才十四,還未及笄,再怎麼樣也得兩年後才能進門,這卻不好辦。唐梅娘這裡彈算著,慶氏見了貴姐兒,卻也眼前一亮。貴姐兒小時候長的胖乎乎,這會兒身段卻抽條了,纖濃合度,不胖不瘦,個頭雖不能算高,但過兩年自然會再長些。因這會先仿著京裡時新的衣裳款式穿了來,乍一看,與京裡的漂亮小姑娘一般無二,又比小時候穩重有禮,進退有度,卻看不出是鄉下來的。
唐太太見貴姐兒行禮,早拉了過去身邊坐下,細細看她,笑道:“這些年沒見,不提妨就長成花骨朵一樣的漂亮姑娘了。”心下暗暗拿貴姐兒比較近來見著的幾個閨秀,倒不比人差的。心下可惜貴姐兒未及笄,而文龍和少華年已十八,自己又急於抱曾孫,只怕等不得了。
貴姐兒正含笑聽唐太太說話,抬眼見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出來跟巧娘等人行禮,雖稍稍瘦弱,眼睛骨碌碌轉,看著卻是一個機靈鬼,正猜度這是誰,卻見少年又過來跟她行禮,笑著說:“見過貴姐姐!”
貴姐兒細看他一眼,這才捂住嘴笑道:“原來是易哥兒呀,不想就長這麼大了!”
唐太太見唐少易平日最是調皮搗蛋,這會兒見了貴姐兒,倒斯文有禮,心中一動,貴姐兒雖大了易哥兒四歲,但也不是不可能呀!
差點爭破頭
聽得貴姐兒來了,方文鳳已是忙忙趕著來見,還帶了另一個閨中密友孫小思一起過來。大家見畢,因廳裡說話不方便,方文鳳拉了貴姐兒,笑對唐梅娘等人道:“給貴姐兒安排的廂房,自然還是小時候那一間了?我們不擾你們大人說話,先去房裡歪歪。”
“你想拉了貴姐兒說悄悄話,偏說不敢擾我們大人說話,倒是甜嘴兒。”唐梅娘笑道:“現下天熱,打掃下的卻是近著後邊園子裡兩間廂房,那兒窗前種了竹子,住著涼爽些。”說著招手叫過一個丫頭道:“紅線,你領了幾位姑娘往收拾下的廂房去。再給姑娘們端了茶過去,悄悄兒在外侍候著,別擾著姑娘們。”紅線應了,領了貴姐兒等人往廂房方向去。
待進了房,貴姐兒忙去把窗子全開啟了透氣,孫小思見窗子全蒙了紗,笑道:“這裡近著園子,雖涼爽些,蚊蟲卻多,拿紗蒙了窗子,想的卻周到。”
方文鳳見紅線倒茶去了,一時房內只有她們三人,便笑道:“三嬸最是眉精眼利的,待姑丈正式補了候缺,貴姐就是正式的官家小姐了,她這會兒自然殷勤。”
孫小思握著嘴笑了說:“聽聽這話,透著一股酸氣,倒好像你三嬸對貴姐好了,你就吃味了。”
方文鳳悶悶道:“我承認呀,我是愛吃味。但是倒不至於吃貴姐的味。只是有感而發。若不是三嬸費了大力氣說那蔣家如何如何好,又說道我只是庶出的,能許了他家就是燒高香了,我母親何至於那麼快就應承了這頭親事?”說著卻滴下淚來。
貴姐兒見方文鳳傷心,這才知道她自己並不滿意這頭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