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種種原因,更的是在不給力,
某遙決定崛起了!
這一週,怎麼都要好好的碼幾天字,養肥一點才是,
不然實在是對不起親們的支援了!
16、耕田
鋤頭依舊還是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自顧自的在那張粗糙的紙上寫寫畫畫,好似那張紙上明年可以種出百八十斤麥子來。
他一會兒輕笑,一會兒凝眉,那張俊朗微黑的面龐如今像是調色盤,表情萬千。
田小午從她的震撼中跳出來坦然的接受了這個現實,她的腳還沒好,按鋤頭的說法,能正常走路最起碼還要一個多月,要是恢復如常,卻怎麼都還要兩個月有餘。
田小午不知道自己的將來要何去何從,畢竟,永遠的藉助在鋤頭家終歸不是長久之計,但在腳沒好之前,她所謂的為自己將來做的打算,一切都只是空想,在這個根本不熟悉的時代,她從來不奢望自己可以活出個五彩繽紛萬眾矚目來,人貴自知,田小午向來都有自知之明,她很清楚自己的斤兩。
既然她還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何方,便也不想杞人憂天,想那麼多那麼遠,覺得當務之急,該是好好的幫幫鋤頭,最起碼,讓這個善良的男人跟自己不至於日日過這種食不果腹的日子。
思及此處,田小午便問:“鋤頭哥,那下一季你的地裡要種啥?”
“哦,我還是種豆子,這豆子的價錢要比玉米貴,將來賣了再換些玉米之類的糧食,只是這產出總是不高,”鋤頭皺著眉頭說。
“那鋤頭哥,你這地年年都是這般種?”
“是啊,一年兩季,這夏播大豆,等秋天的時候,收了大豆,在播種些麥子,繳了賦稅苛捐,只要年景好,勉強是吃的飽的。”
田小午心裡飛快的運轉著,這說明這裡的農業已是出現了一年兩季或是三季的種植方式,而且還出現了玉米,田小午很清楚,玉米是在明代傳入我國的,大面積的種植是在明清時朝,如今雖知道這是個不知名的朝代,但已是有了玉米這種作物,應該是基本等同中國的明清時期。
“鋤頭哥,為啥你不種玉米?”玉米適合旱地,且產量要高的多。
“這玉米咱們這裡很少種的,不過是因為比大豆略便宜些,大家都愛用豆子換來做糧食吃,還是要去城鎮集市上才換的到的,聽外面來的人說鄰縣種挺多的,不過咱們村子裡向來種麥子、穀子、大豆的多,世世代代種這些習慣了,這玉米種的不多,心中總覺的沒底。”
“我會種,咱今年就種玉米吧。”田小午提議道,看來這玉米還沒全面的普及,但她知道,這玉米比豆子的產量高多了,且鋤頭這地,年年都是這般的小麥大豆的種,土地得不到休養生息,同一種作物所需要的肥料越來越少,自然是越發的貧瘠,現代的科學常識說的很清楚,土地中的養料豐富多樣,每種作物所需的養料都各自差別,在同一塊土地上輪轉栽種營養需求差別的作物,就可以合理地使用土地中的各種養料。所以,對於鋤頭這地而言,換種一種作物,絕對要好的多。
“可這大豆還可以榨油啊,這玉米好似是隻能這般的蒸窩頭吃呢,這油——”
“鋤頭哥,你可真是榆木腦袋,你可以用大豆去換來玉米,咱要是種了玉米,還不能用玉米去換些豆子啊?咱這糧食要是夠了,別說油了,就是肉,也換的來,買的起。”
鋤頭聽了田小午的話,覺得自己真是轉不過彎來,不由的不好意思的咧嘴一笑,又抿唇略一思索,又見田小午那般的胸有成竹,當下便拍板決定了今年就試著種玉米。
打定了主意,田小午卻是翻來覆去一夜沒有睡好,她在腦海裡努力的整理著自己以前知道的關於玉米種植的知識,想著哪些是在這個時代用得上的,哪些是要改進適應這裡的,畢竟玉米雖是高產,可也需肥量大,這個時代沒有化肥,只有大糞,她可要好好的斟酌一下,畢竟鋤頭是那般的信任她,才聽了她的提議,她可不能害了人家。
第二日,鋤頭一大早將院落掃乾淨了,將昨夜拉回來的裝麥子的麻袋抗出來,將麥子在太陽底下攤曬起來。
這邊收拾停妥了,任由麥子那般的晾著,他又將茅房後面蓋著些木板的糞池敞開來,用獨輪車拉著鋪嚴實的滕筐往裡面鋪了厚厚的一層土灰。
田小午知道這是鋤頭要開茅房挑糞了,這要蓋了土灰掏挖出來的糞,數量足且不稀,臭味也少了許多。
鋤頭想來是怕臭到田小午,掏出來的糞都裝到糞筐裡,遠遠的推在院門西側的空地上,又不擋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