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領袖,榮光在被貝尼特斯批評了之後,也都沒有露出什麼不屑憤怒的表情,他們這些人就更沒資格說什麼了。
這一次榮光被貝尼特斯批評了之後,也沒有任何不滿,他只是點點頭:“我知道了。”
榮光和貝尼特斯的私交為零,他們兩個人離開了足球,一句話都沒有聊過,沒有聊過天氣,也沒有聊過最近的電視節目,更沒有裡聊“你吃了嗎?”這樣的問題。
如果你只看這一點,會認為榮光和貝尼特斯的關係一定很糟糕。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貝尼特斯在更衣室裡的最忠實追隨者可能就是榮光了。
為什麼?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榮光從來沒說,貝尼特斯自然也不會給別人解釋這種事情。
或許……和他們兩個人都渴望不斷變強有關係吧……
貝尼特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強,曾經自費去歐洲各國遊歷,在各個著名俱樂部裡旁觀過那些名帥們的訓練,和他們交談,從中汲取營養。就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在主教練這件事情上更強。
而榮光為了變強是如何努力的就更不需要追溯了。
在讓自己變強這件事情上,榮光和貝尼特斯兩個人還真有點類似呢……
所以他們兩個人並不需要彼此喜歡或者吸引,只要彼此理解就行了,他們是因為同一個目標而攜手的人,他們不需要做朋友,只要能夠一起贏得勝利,變得更強。
※※※
中場休息結束之後,雙方重新回到了球場上。
兩支球隊同時都沒有做任何調整,比賽繼續。
在下半場,落後一球的曼聯利用下半場剛剛開始七八分鐘的時候,發起了幾波猛烈的攻勢之後,不過沒有能夠取得進球,然後他們迅速回收防守,又回到了上半場那樣的狀態。
弗格森非常老練,他知道比起一球落後,兩球落後才是最致命的,所以哪怕最後還是0:1的比分,時間只要還有十分鐘,曼聯都還有機會,他們只需要進一個球就可以扳平比分,然後將比分拖入加時賽。
要知道在比賽最後時刻扳平比分,對於進球的一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刺激,而對於之前一直領先的另外一方來說則是沉重的打擊。
雙方將帶著完全不同的心態進入加時賽,那表現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雖然比分落後,但看得出來,曼聯表現的並不著急,而是非常沉穩。
弗格森在中場休息時候的吹風還是有效果的。
貝尼特斯自然知道弗格森這是要做什麼,不過他並沒有壓出去讓球隊爭取打進第二個球,提前結束比賽的懸念,他也一樣讓球隊踢得不緊不慢的。
反正最後十分鐘,如果曼聯要大舉壓上,那就打他們反擊,看到時候誰怕誰。
擁有榮光這樣的球員,貝尼特斯絲毫不怕會被曼聯最後時刻扳平比分。
比賽也確實是朝著那個方向發展的。
在八十分鐘之前,雙方都踢得還算不溫不火,結果比賽剛剛進入第八十分鐘,曼聯就突然發力,向曼城的球門發動了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勢。
但是在榮光帶球狂奔幾十米,一腳射門,被范德薩用手指尖將足球撥出了底線之後,曼聯的進攻明顯沒有之前猛了——這是他們最痛苦的事情,比分落後,比賽時間所剩無幾,想要拼死一搏呢,卻很有可能在搏鬥成功之前就真的死了……拼死一搏不是真的要死,而是拿出拼命的氣勢,但最後還是要活下來的啊,如果最後死翹翹了,那拼還有什麼意義?
曼聯讓榮光的速度弄的很煩人,但他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弗格森也一樣。
他可以不顧一起換上所有進攻球員去猛撲,真的和曼城同歸於盡,但那有意義嗎?
這只是一場社群盾杯而已啊,贏了又不見得就能夠拿到聯賽冠軍,拿到歐冠冠軍了。
說白了,這只是一場賽季前相對正式的熱身賽而已。沒看這場比賽的換人名額都不是三個,而是五個嗎?
實在是犯不著在這場比賽中和曼城拼命,就算是同城死敵也犯不著。
老辣的弗格森看的更長遠,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放眼整個賽季。
於是最後他也沒有要求球隊殊死一搏,他倒是用完了手中的五個人換人名額,不過最後一個被換上去的是年輕的義大利前鋒馬切達,他怎麼可能將扳平比分的重任壓在馬切達這麼一個新丁菜鳥身上呢?這擺明就是讓年輕球員上去鍛鍊鍛鍊,感受一下正式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