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破其一陣。”
袁紹不禁問:“如何示之以弱,又如何誘敵呢?”
荀彧回道:“先避而不戰,消磨其銳氣;再派遣一支精兵從南面渡河,繞道襲擊其後方大營。”
袁紹卻有些不解道:“公孫瓚久經沙場,通曉各種兵法戰術;如此粗略小計,只怕瞞不過他的吧?”
荀彧回道:“回稟袁公,此計並非是為了瞞天過海;而是為了將公孫瓚手下的兵馬分而擊之,逐步地削減他手中的兵力。”
袁紹不解道:“那又如何分而擊之呢?”
荀彧回道:“派出的那支精兵渡河之後,先行駐紮休整;待到公孫瓚派兵前往襲擊時,袁公可再派出一支兵馬從後襲擊。”
袁紹釋然地點了點頭說:“原來如此。”
而後,公孫瓚率兵前來挑戰,袁紹數次避而不戰,致使公孫瓚軍中將士多加驕傲,頗為輕視袁紹一眾。不久,袁紹便按照荀彧說的,派遣帳下中郎將麴義率領數千精兵。行至界橋以南二十里處渡河,繼而又停駐下來休整。
公孫瓚軍中的斥候將麴義軍的動向上報給了他,卻聽他的堂弟公孫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