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剛確實已經在動腦子想誰能認識演藝界的導演或電視局的人了。
“不為什麼,咱們這個圈子其實最講規矩,誰破壞了規矩誰就過不下去。雖然人脈是屬於認可的手段,但總是破壞了規矩,我不想你以後大火了背後有人說閒話。”金英蘭淡淡的解釋著。
這麼一說張澈就理解了,張澈在節目組實習了三個月,多多少少接觸了下韓國演藝圈的上上下下。韓國是一個極度講究輩分和資歷的地方,有句話怎麼說的,“你們現在能享受的待遇都是前輩拼搏創造出來的,所以你們享受著這樣的資源的同時一定要尊重前輩。”
最直觀的表現在idol界,出道一年的人見誰都要敬禮,出道3年的人可以只對前輩行禮,出道5年的不管紅不紅,都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權。
舉個例子來說,出道一年的新人哪怕你再紅,粉絲再多,見了出道5年的大前輩就要行禮鞠躬,哪怕那個前輩一點名氣都沒有。如果你覺得自己粉絲多怠慢了,那麼第二天就有你不尊重前輩的名聲傳出來,關鍵你還不能反駁,反駁是更不尊重前輩,這個就是圈子裡的規矩。
金英蘭的意思就是張澈可以依靠人脈關係把作品投出去,甚至被人內定錄用,但是這樣對他的名聲不好,也不符合規矩,憑什麼你的前輩還在辛辛苦苦的投稿,你一個新人就敢去開後門。如果火了,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這些人如果一起鬧起來,作家協會也好,電視臺也好都會慎重考慮,對張澈不是好事。所以張澈還是老老實實的去電視臺投稿的好。
“行了,我該說的說完了,你回去把劇本整理下,列印成四份。你自己留一份,然後給我一份,我幫你拿去sbs電視局。其他兩份你自己送去kbs,mbc”金英蘭說著。
“誒??老師不是不讓走後門的麼?”張澈剛剛緩衝過來的腦袋瞬間就覺得又不夠用了。
“傻子,我是你老師。老師給學生遞劇本不算壞規矩。”金英蘭氣樂了。
第五十一章
在韓國,師生關係是一種很特殊的關係。排除在學校學習時的師生關係外,尤其是社會上的師生關係是一種很嚴肅,很認真的關係。
在韓國社會上,一個人向另一個人拜師是要行拜師禮的,那種擺好幾桌酒席,邀請同行前輩或者知名人士觀禮的那種嚴肅的拜師禮。從此以後老師和學生息息相關,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學生每年要上交一部分收入作為拜師的“束脩”,逢年過年都要去老師那邊問好送禮,做不到就會被人唾棄,從此前途無亮。
可是當老師的也不好當,老師需要動用自己所有的人脈關係為自己的學生鋪路,為學生未來做計劃打算。學生做了什麼爭議的事情老師要第一時間出來力挺,做了錯事要第一時間出來陪著認錯。
所以,雖然在韓國師生關係很受到推崇,但是實際上,想拜師的很多,但是老師是很慎重的收著學生,因為能當老師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萬一一個不好就會把自己下半生給搭進去。
這一點尤其在娛樂圈更是慎重,娛樂圈除了到安聖基,林澤權那個級別的,其他人都是靠人氣混飯吃的。沒有人氣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誰也不會輕易的把自己的下半輩子搭在一個陌生人的身上。
因此,在娛樂圈衍生出了另一種另類的師生關係,他們有著師生之實,卻無師生之名。雖然在節目裡不避諱的叫著老師,但沒有拜師禮人們也不會認可他們是那種休慼與共的師生關係。
這裡面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領路人,類似李京奎對姜虎東的關係。李京奎當年力勸姜虎東進入綜藝圈,還拿出了自己下半生的名譽作為擔保,擔保姜虎東一定會紅。雖然有點玩笑的意思,但是李京奎這句話也給姜虎東的演藝生涯帶來了極大的助力。但是他們沒有拜師禮,姜虎東也是以前輩稱呼李京奎,但是圈裡誰都知道李京奎是姜虎東的“老師”,但是這個老師其實是不用承擔老師的責任和義務的。所以後來姜虎東的“偷稅”事件中,李京奎在這件事上不得不說是一個正人君子和憨厚長者,他第一時間站出來力挺姜虎東,姜虎東人人喊打的時候,在“隱退”釋出會上,到場的除了劉在石和李京奎外,再無別人。其實李京奎是可以完全不用管姜虎東事情獨善其身的,因為他們不是真正的師生關係。
還有一種在演員屆相對來說比較多,也更類似於一種事業或者拓展人脈的手段而已。前輩演員覺得某個後輩潛力不錯,就會在合作中多多出言指點,以後也會定期對他的演技進行建議或者評價,這個後輩演員也會在公開場合稱呼這個前輩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