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但楓樹寨的新娘子大都是他們抬回來的。
抬轎子的都是一些身強體壯的後生,而且都會一些三腳貓的功夫,他們抬著空轎子在路上比起了腳力和耐力,這空轎子也有空轎子的規矩,不到女方家門是不能落地的。
身後迎親的長號、短號、嗩吶和蘆笙響成一片。
雙方迎親隊伍隨著樂曲的節拍踩蘆笙。
踩蘆笙是一種原始的舞蹈,每逢節慶日,十里八寨的男女都要聚在曬穀場上舉行踩蘆笙。踩蘆笙的形式是:四個男青年手執大小不一的蘆笙吹奏。其中執兩個較小的蘆笙者,邊吹奏邊舞,較大的站在旁邊伴奏。其他參加踩蘆笙的男女隨兩個小蘆笙後面,按吹奏的曲調,轉圈舞蹈。女人的手不大動,隨其自然下垂。男人的手要甩得高些。步子比較簡單,右腳向右側橫走六步,一步一拍,左腳向前邁一步,時值二拍,在第二拍右腳抬起,右腳向右側橫走六步,一步一拍,然後左腳向前邁,從右側分三步,一步時值二拍轉一自轉,回前方後再邁右腳向右側橫走四步,一步一拍,再邁左腳向左側橫走四步,一步一拍,再右腳先後退從左側分兩步,一步時值二拍轉一自轉回到前方。
接下去再從頭反覆。
儘管路面不寬,踩蘆笙的步子也走了樣,但這並不影響到迎親隊伍漸漸膨脹的激情,雙方的隊伍都動起來了,踩著各自的韻律,為自己的轎伕加油助威。
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桐木寨連連換了兩個轎伕,還是比不過楓樹寨的劉大虎和劉二虎。最後兄弟倆齊刷刷地大吼一聲:“起來!”
只見二人抬著花轎騰空而起,蜻蜓點水一般踏著對方的轎把子和肩膀,從花轎頂上一掠而過。
第七章 扁擔親(2)
桐木寨的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楓樹寨的花轎從路里邊過去了。
楓樹寨迎親的長號、嗩吶和蘆笙吹著喜悅的曲子去了桐木寨。桐木寨迎親的短號、嗩吶和蘆笙則調子一沉,吹起了送葬曲,悽悽慘慘地去了楓樹寨。劉富貴的小舅子的心裡很不舒服。他回頭對正在垂頭喪氣的四個轎伕說:“剛才輸給人家了,回頭咱們得贏回來。”
那四個轎伕憋了一肚子惡氣,正想出這口惡氣,忙問:“怎麼贏法?”
秀才就是秀才。劉富貴的小舅子咬著轎伕們的耳朵一說,四個轎伕頓時眉開眼笑,豎起大拇指,連連說:“妙!妙!妙!妙!”
他們吹著歡快的曲子去了楓樹寨。
十里八寨的出山口處一般都有風雨橋,這風雨橋又叫做花橋。楓樹寨的風雨橋就橫跨在離寨子不到半里路的山溪上,是進入寨子的主要通道。風雨橋是石木結構,中間有三個六角稜形石墩,兩頭以山腳為基。橋樑都是抱多大的杉木,上面橫鋪著三寸厚的杉木板,上層建築為長廊式的,有四排柱子,都是抱多大的杉木,每排四根柱子,兩邊上各兩根柱子,上承橫樑、檁條、椽子,青瓦蓋頂,飛簷挑起,中間是通道,兩側的兩根柱子貫以橫木,排排相連,有固定的長凳,供人坐臥。兩邊還有雕花的木欄杆,憑欄遠眺,古木村寨,青山綠野,盡收眼底。這裡是主要通道,也是娛樂休閒的場所。
寨子裡的男女老少經常聚在這裡,男人聊天下棋,女人做針線活,男人與女人要是來了興致,還可以對唱山歌打情罵俏一番。勞動之餘,人們都會來這裡休息,享受涼爽的清風,驅走一身的疲憊。
現在,風雨橋被楓樹寨的姑娘和後生堵得嚴嚴實實的。十二個後生和十二個姑娘手裡拿著竹竿、板凳、樹枝和繩索站在橋頭。桐木寨的迎親隊伍來了,楓樹寨的姑娘和後生們拿著傢伙攔住了他們。
楓樹寨的後生拿著傢伙攔住了桐木寨的姑娘,而姑娘則拿著傢伙攔住了桐木寨的後生。
攔路唱歌是一種風俗。
這裡男婚女嫁的規矩是男方寨子裡必須要派一些年輕人去女方寨子裡接新娘子、女方寨子裡也要派一些年輕人把新娘子送到男方寨子裡。這樣便給兩個寨子之間的青年男女增加了交往的機會。每當甲寨子的人到乙寨子迎親時,乙寨子的青年男女就會藉此機會,在進入本寨子的必經路口、門樓前,設定板凳、竹竿、樹枝、繩索等障礙物,把路攔起來。乙寨子的姑娘攔住甲寨子的後生、乙寨子的後生攔住甲寨子的姑娘,首先唱起攔路歌,唱出各種攔路的“理由”。接著,甲寨子的後生或姑娘唱起“開路歌”,逐一推翻對方攔路的種種藉口。由於有問有答,主客會見場合的氣氛非常熱烈。每當客人用歌聲答覆了主方提出的一次盤問和逗趣之後,主方就把攔路的障礙物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