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你好,男生子尤 作者:換裁判

是在自由中成長的。”子尤說。

子尤早早就顯示了在文學上的天賦。他4歲聽故事,5歲學相聲,6歲看卓別林的電影,8歲開始作文,9歲開始寫詩,曾獲“世紀杯”、“春蕾杯”徵文大獎。在《誰的青春有我狂》一書中有一首題為《夢幻》的詩,令人印象深刻。

這首詩的後面附有一段子尤母親的筆記:“2000年2月29日下午,我們去萬聖書園。子尤拿起一本傅雷譯《米開朗基羅傳》翻看,突然走到我身邊說,‘我的詩興來了,我要寫詩’。過一會兒,又說,‘快給我一支筆,不然我的詩就要跑了’。後來,他坐在一張桌子旁寫了這首詩。”寫這首詩時,子尤只有9歲。

儘管子尤認為自己“詩歌寫得最好”,但是讓他第一次引起公眾關注的卻是一篇題為《讓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的文字。《妞妞》是著名哲學家、作家周國平一部國人熟知的作品,是周國平從女兒降生到因惡性腫瘤離世後的“心靈記錄”,曾經感動了很多成人讀者。但當有相同遭遇、不同經歷的子尤得病後閱讀這本書時,在看到父親周國平在女兒患上絕症後最終放棄治療時,忍不住發出了心痛的呼聲:“……妞妞不是沒有活的可能!是他們主動放棄了!不是沒得治,是他們決定不治……”

這篇滿懷15歲少年同情、感傷和反思的文字,發表在2005年7月7日的《南方週末》上,立即引起了極大反響,引發了讀者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爭論。著名作家邵燕祥則表示,子尤的文字讓成年人慚愧。

筆耕不輟寫出青春“狂書”

昨天出版的這本《誰的青春有我狂》一書中,收錄了子尤從8歲口述的第一篇文字,到包括《讓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在內的7年來所寫的詩歌、散文、隨筆、雜文、小說等共55篇。其中約一半是在他2004年3月病發後所寫,其中不僅有諷刺“80後”的《〈大唐讀書〉節目訪談》,還有被朱正琳等作家們評點為“新時代《紅樓夢》”的《悠哉悠哉》。

記者仔細閱讀了這些文字,客觀地說,子尤的筆力已經完全超過了一位15歲孩子的水平,文字優美流暢,見解獨到深刻,既沒有“憤青”式的口號,也沒有因病呻吟的矯情,這與當今流行的“80後”青春文學作家的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中很多類似扉頁用語那樣的“狂話”,卻因了這區區15歲的年紀,讓人覺得分外可愛———

“我跟上帝借支筆,撒旦為我鋪稿紙,寫作人生是我的意義……”

“李敖是才子。才子就是渾身淌才的人,出口成章,需要抖摟、顯擺。天才則是內裡藏金,是有點石成金的本領的……”

等等輕狂妙語,書中比比皆是。就算生病後的文字,也毫不拖泥帶水。柳紅說,這就是真正的子尤,作家史鐵生來看望子尤時,一老一少居然還得意地交流如何跟人顯擺:“你這個地方去過嗎?你那個病得過嗎?”

出版這本文集的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王一方說:“子尤的作品實際上反映了現在這一撥兒孩子是如何看待生活和成長的,這實際上是一種對生命母題的體驗。我們這些成人雖然只是旁觀,但卻從中和子尤一起成長。”

而談起自己寫書的感受,子尤說:“這段經歷讓自己領悟到了,要學會愛別人,還要學會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愛。”

子尤9歲時寫的詩

夢幻

我進入一個夢幻世界,

一條使人沉醉的街道,

沿著街道書店,

彷彿進入風中,將古典歐洲的文明遠眺

那裡是書的王國,

我對於觀書人來說太小,

———一個是聰慧、頑固,

癌症擋不住我發言(3)

———一個是用文明之火將自己燃燒。

書店閃爍文學家的生活,

連維納斯都在微笑,

我輕翻書頁,

恐將神話變得糟糕。

風吹進來,我把門關,

怕把安靜弄吵,

讓詩人情懷更廣,

我趕上了,太巧。(2000年2月29日)

採訪手記

寫完這篇稿件,還有很多話想說。

曾經寫過兩個跟疾病、跟文字有關的人物,一個是2000年寫《死亡日記》的陸幼青,另一個是2001年寫《艾滋手記》的黎家明。他們的文字都非常震撼,如果用顏色形容,他們就像沉重肅穆的藏藍色。

而子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