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3 / 4)

此理。此時又聽趙德芳道:“陛下,當初您要殺國丈潘洪,我進諫一句便饒恕了他,如今您要殺楊延昭,我進諫數言如不饒恕,豈不讓人笑論陛下聖裁不公。”

皇帝心想,我如赦免了楊延昭,豈不讓人笑我被八王給說的沒理了?……正在這個時候,忽有內侍啟奏:“邊關告急奏摺到。”太宗聞昕,急命呈上。內侍把奏摺呈上之後.太宗觀罷大吃一驚。這奏摺乃是邊關代理元帥楊振幫送來的。奏摺上說遼邦元帥韓昌重新調集人馬20萬,侵擾邊界,楊振幫等因兵辦不足,指揮失利而將雁門關失守,現已退兵到岱州,正在據城力守,盼朝廷火速發兵援救,否則將耍丟失疆土,危及東京,太宗看完奏摺,忙公諸於群臣,問計將安出。

八王忙又奏道: “陛下,敵軍犯境,邊關失守,必須有成懾敵膽、勇冠三軍的名將出兵對敢,方可扭轉戰局,收復失地,如此時用將不慎,交鋒不利,敵將會乘勢而進,長驅直入,到那時兵臨城下,悔之晚矣!”

宋太宗說:“德芳,依你之見當派何人出征?”

八王說:“宋室武臣使遼邦聞風喪膽者當推楊家將,而楊家將中當推楊無敵,而今揚無敵陣亡,當推楊延昭,如將楊延昭斬首則無抗遼名將矣!如今當延昭臨危之際,奏摺到此,豈非天意耶?請陛下暫赦延昭死罪,命其帶罪出征,如退敵得勝當免其死。”八王一席話說出,眾位朝臣一齊跪倒,求萬歲饒恕楊延昭。

宋太宗心裡明白,能退遼兵者當首推楊延昭,現在又有這麼個臺階,正好不失體面。於是當即降旨,赦回楊延昭。監斬官寇準也隨之上殿,那追魂炮第二聲壓根兒沒響。

楊延昭在僉闕下跪倒: “謝聖上不斬之恩。”

太宗說: “楊延昭,遼兵犯境,邊廷緊急,朕今赦你死罪,命你帶罪出征,統帶兵馬,即日起程,援救楊振幫,不可有誤。戰場上務必奮勇殺敵,將功折罪,莫負朕意。”

延昭說:“臣尊旨。”

楊延昭領了聖旨之後,宋太宗退朝回宮。

次日早朝,宋太宗升殿,等候著延昭出征的訊息。朝臣剛剛到齊,忽見佘太君拄著龍頭拱杖斐哭啼啼走上殿來,把柺杖向皇帝點了三點然後說道:“陛下,臣佘賽花見駕。”

太宗忙問道: “太君因何悲悲切切,哭上殿來?”

佘太君說:“陛下,昨日承蒙聖恩,赦我六兒不死,可誰知我兒延昭,福小命薄,回府之後,就說心中疼痛,自覺氣悶,未多久.他竟然氣絕身亡,我兒他驟然與世長辭了……”說至此,老太君泣不成聲。

太宗聞聽,心想這也太快了,昨日還好端端的,今天就死了?太宗暗想,是不是因昨日綁殺楊延昭,他懷恨在心,詐稱病死,搪塞孤家呢?想到此,太親說道: “太君不必過於悲痛,延昭病急而逝,定是疑難之症,待朕派尚藥局侍御醫前去府上診視一番,或許還能救活過來,也未可知。”太宗皇帝馬上命內官總太監崔文領著尚藥局的一名侍御醫到天波楊府去給揚延昭看病去了,留下太君在殿上商議禦敵的大事。這是給楊延昭看病去嗎?這是驗屍去啦!皇上要想真正瞭解一下楊延昭是不是真死了。這一舉動表面上是關照,暗中是猜疑,老太君與眾大臣電都看得明明白白。

崔文與侍御醫剛走,忽又有內侍臣呈上邊關急奏摺,太宗開啟觀瞧,還是楊振幫來的。奏摺上說,岱州失守,宋軍退到平城,急盼速發救兵!

皇帝心想,這可是“屋漏偏逢連陰雨,船破單遇頂頭風”了,馬上與群臣商議退敵之計。可是誰也拿不出轉危為安的謀咯來,有的大臣還說: “但願蒼天保佑,延昭能氣絕復活,尚可退敵有策。”正說到這裡,太監崔文復旨來了,他告訴太宗皇帝: “陛下,楊延昭躺在靈床之上,面無血色,四肢已冷,恃御醫說,就是扁鵠在世,華陀重生也是無藥可治啦!我等向他府中人轉喻了聖上的恩澤也就回來了。”

太宗一聽,完了,楊延昭真死了,他眼望群臣說:“延昭已逝,何人出征啊?”迭話說出來,眾大臣半天沒言語,這倒並非人人怕死不敢出兵,有很多大臣聽到延昭病故的訊息,一時頓為震驚,比如八王趙德芳就是這樣,他神情呆滯,心緒煩亂,在想著應該到天波府去給延昭“參靈”,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向遺體告別”。別的大臣也有的在為楊延昭的死惋惜,慨嘆,所以就無人說話了。這一無人說話,皇上也感慨了: “哎!這一場潘,楊訴訟,損我兩位棟樑,莫說延昭不死,就是潘仁美不死也可以領兵去援救邊關哪!”

這句話一出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