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4 / 4)

迫感與歸來後的失望感以外,覺不出一點兒同情。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Copyright ? 2005 Shu。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所在的位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正文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二、靈與肉

1

一個作者企圖讓讀者相信他的主人公們都曾經實有其人;是毫無意義的。他們不是生於母親的子宮,而是生於一種基本情境或一兩個帶激發性的詞語。托馬斯就是“Einmalistkeinmal”這一說法的產物,特麗莎則產於胃裡咕咕的低語聲。

她第一次去托馬斯的寓所,體內就開始咕咕咕了。這不奇怪:早飯後她除了開車前在站臺上啃了一塊三明治,至今什麼也沒吃。她全神貫注於前面的斗膽旅行而忘了吃飯。人們忽視自己的身體,是極容易受其報復的。於是她站在托馬斯面前時,便驚恐地聽到自己肚子裡的叫聲。她幾乎要哭了。幸好只有十秒鐘,托馬斯便一把抱住了她,使她忘記了腹部的聲音。

2

於是,產生特麗莎的情境殘酷地揭露出人類的一個基本經驗,即心靈與肉體不可調和的兩重性。

很久以前,一個人會驚異地聽到自己胸內有節奏跳動,但從不去猜測那是什麼。他還不能對人這樣奇怪、陌生的東西給以辨識確定。那時的人體是一間囚室,囚室裡的東西能看,能聽,能恐懼,能思索,還能驚異。而人體消失之後所留存的東西,便算是靈魂。

當然,今天的人體不再陌生了:我們知道在胸膛裡跳動的是心臟;鼻子是伸出體外的排氣管,為肺輸送氧氣;臉呢,什麼也不是,只是一塊標記著所有生理過程的儀表板,標記著吃,看,聽,呼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