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目前,他一次任務最多隻能調整一個位面土著的性格,而且這種調整隻能是有限的增強或者削弱某位面土著本身就存在的某種性格。
比如王逸塵可以讓潘金蓮同志變得更騷一些,或者沒有那麼騷,但並不能改變小潘同學很騷這個事實。
所以像之前所說的那樣,讓武松變成色中惡鬼這種完全顛覆位面土著性格的調整,根本是做不到的。
王逸塵想了想,也就不準備打幾個主要人物的主意了。
這段劇情當中的幾個主要人物,無論是武松武大郎這對兄弟,還是潘金蓮,西門慶,王婆這奪命三人組,個性都太鮮明太強烈了,很難透過簡單的性格微調來改變他們的行動。
比如小潘和小慶這對著名狗男女,很難不勾搭到一塊。畢竟一個又騷又寂寞,一個風流倜儻器大活好,**天生一對的,又近水樓臺,還有王婆這麼個極品皮條客,不勾搭到一塊都說不過去。
就算王逸塵把潘金蓮或西門慶的騷勁稍微調低一點,估計也改變不了大局。最多就是讓小潘同學半推半就,多叫幾聲呀咩爹罷了。
然後還是會“脫衣解帶,無所不至”。
而武家兄弟也是一樣,武大郎的性格是懦弱點,不過綠帽蓋頭這麼大的恥辱他還是受不了的,哪怕王逸塵再把他的懦弱程度調高一倍也是一樣。
至於武松……這樣一個性烈如火的好漢,怎麼調也調不成活菩薩,想讓他息事寧人那簡直就是開玩笑。
這麼一想,王逸塵發現在沒有強大外力強行干預的前提下,要改變這幾個人物的命運還真是很困難的事。
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作死尚且不可活,四個性格都很鮮明的人合力編織出來的命運之網,就更是絕難更改了。
這要怎麼辦呢?
留給王逸塵思考的時間並不是很多,光腦上的任務倒計時已經走到最後幾分鐘了,王逸塵再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光腦就會強行開始比賽了。
而王逸塵的對手,也已經很不耐煩的發了好幾條催促資訊了。看來這位倒是早已經準備完畢了,再想到之前那小丁說這位爺平常的比賽勝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個高手高手高高手。那顯然丫是已經成竹在胸了。
這麼一想,王逸塵頓時也有些著急了。
不過王逸塵這個人很奇葩,平時腦子不好使。一著急一上火的時候反倒是很有急智。很快,王逸塵就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物——鄆哥。
這個賣梨的小屁孩在整個水滸傳裡,只是個龍套級別的小人物,但在這段劇情中,雖然他的戲份也不多,但卻是個至關重要的關鍵人物。
正是這個小屁孩向王婆索賄不成,怒而將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醜事捅給了武大郎。還手把手的教導武大郎該怎麼捉姦。
隨後更是親自上場,攔住了看門的王婆,終於讓武大郎有了跟西門慶放單的機會。最終的結局是武大郎被西門慶一個穿心腿踹成半死。這才有了後邊的一大攤事。
等武松回來後,最關鍵的口供也是這小屁孩提供給他的,這才讓他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最終怒而誅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
可以說。若沒有這個小屁孩攪局。潘金蓮跟西門慶這事最終肯定還是會暴露,但至少不會在這段劇情期間暴露。
而王逸塵要的,無非就是讓矛盾不要太快激化,這才有周旋餘地,否則這個任務就真是難完成了,更別說還有一個遊戲者也會派龍套進入這個位面給王逸塵搗亂了。
好好調整一下鄆哥這個小人物的性格,沒準能起到關鍵作用。
因為是龍套人物,所以鄆哥戲份很少。性格也不是太鮮明。但從他不多的戲份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很有鬼心眼。也很愛佔便宜的市井小民,而且有點膽大妄為。
因為西門慶在陽穀縣是土霸王,所以他跟潘金蓮的事,雖然左鄰右舍都瞧出來了,卻沒有人敢多嘴,更沒有人敢告訴有武松這麼個好漢兄弟的武大郎。
偏偏只有鄆哥這小屁孩,膽大包天,也不知道輕重,居然敢以向武大郎告發為要挾,跟王婆索要好處。
王婆這人,也是個捨命不捨財,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否則在事情敗露後也不會唆使潘金蓮和西門慶毒殺武大郎。她怎麼可能接受一個小屁孩的要挾?自然是大耳刮子招呼了,這才把事情最終鬧大了。
也許把鄆哥的貪心調小一點,或者把他的膽子調小一點,事情會有不同的發展?
琢磨了片刻後,王逸塵還是把鄆哥這熊孩子的貪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