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五九下山了(1 / 2)

當參謀部的參謀們與科學家、工程師進行頭腦風暴後,還沒有搞清楚具體原理的大量阿特蘭製造的光束髮射器便被搬運到了渝州的兵工廠。 在獎金和領導們的關切下,可行性方案便被迅速的論證,這來源於一位愛玩遊戲的工程師。 “我們...可以考慮不進行逆向工程解析...畢竟時間不夠。” “但是,我們可以把現有的東西想辦法增幅。” “或許可以試試...多邊形稜鏡,把它們串聯起來?” 原本是打算開展逆向工程再重新制造的想法被擱置,取而代之的則是利用現有的材料進行魔改。 整個工程被命名為“紅色閃電”專案,官方代號為594-72工程,國際名稱object 594,並透過國際聯合合作協議,整個專案由全球相關領域科學家共同攻堅。 在全人類科學家和漢明最優秀的工程師們的齊心協力下,那位愛玩遊戲的工程師的想法得到了論證和完善,僅僅兩天時間,透過遠端協作帶來的技術共享和高效率,以及專案全員的不眠不休的奮鬥下,以59式坦克底盤改裝的裝載有光束髮生器的試驗車型便試製成功。 人類雖然尚不清楚阿特蘭人的光束髮生器的製造工藝和全部原理,使用材料,但是照搬過來使用完全沒有問題。 畢竟前線繳獲了大量的類似裝備和能量晶石補給。 而人類利用電子技術和工藝技術將光束髮生器整合到坦克底盤後,科學家們早已構思好的增幅裝置便緊接著安裝上來。 這種裝置本質上是透過光線的一次次折射不停的積攢能量密度和能量強度,所以兩根利用阿特蘭材料和人類複合材料製成的反射柱便被安裝在原本的能量發生裝置的兩邊。 經過科學家們的試射,這種武器將原本支援釋放上千次的晶石能量積累後一次性集中發射出去。 代價則是反射柱無法承受如此高強度的能量釋放,會在釋放的一瞬間將原本已經快被榨乾的能量晶石引爆,引發整個戰車的湮滅。 於是當超巨型生物載具第一次出現後,再到現在的反攻,數十輛裝載了阿特蘭能量發生器的59式坦克被半秘密的運載到了前線。 這種坦克的冠名權最終交給了那位愛玩遊戲的工程師,他靦腆的說道: “其實...這就是遊戲裡光稜坦克給我的靈感...” “所以還是叫它...‘光稜’吧...” 當這些緊急製造的光稜坦克被送到了前線後,前線們計程車兵把祖傳三色布掀開後,久久的失語。 採用先進複合材料製成的反射柱中,褶褶生輝的光能發生裝置宛如璀璨的寶石一般被鑲嵌在其中,優美的佈線被安置在外表科幻的導流罩中,一根複合裝甲製成的光稜炮塔傳動軸突兀的卡在老舊的59式坦克底盤中。 即使這輛59式坦克的塗裝已經被刷成了符合城市作戰要求的城市迷彩,但是那老舊的外形,五對標誌性的負重輪,還是讓在場的所有軍人們沉默了。 “一,二,三,四,五...” 一個空軍士官好奇的過來數了數,然後對著一堆陸軍軍官發出了一個靈魂嘲諷。 “怎麼你們還在用59啊...” 雖然很不情願,但是為了儘快解決掉超巨型生物載具的威脅,調集過來的坦克車組還是不得不鑽進了這些59式光稜坦克。 “別埋怨了,99式坦克的底盤結構比這個複雜多了...” “時間不夠,能給你裝個59式底盤就不錯了,好歹是個坦克...” “本來計劃的是裝卡車底盤上...” 車組們只能互相安慰著,駕駛著59式光稜坦克前往戰場,一路上為了“保密”,所有的記者都被以軍事機密為由不得拍攝該“新型坦克”。 雖然底盤是老舊了一些,但是內部的構造依然還是沿用了漢明最新的電氣化模組設計,對於軍方來說,超巨型生物載具的攻擊無論是99式的裝甲還是59式的裝甲,都不堪一擊。 所以採用能最快批次下線的59式坦克組成攻擊機群,是最佳的選擇。 “接近目標!” “能量儲備裝置一切正常...” “準備脫離,切換遙控模式。” 當光稜坦克接近了戰區之後,為了避免發動攻擊後的自毀式損傷,所有的車組乘員便開始下車,同時將車內的遠端控制系統開啟。 切換到遠端遙控模式後,這些車組乘員並沒有撤離,而是分散集中在相對安全的位置。所有的軍人們早已寫好了遺書,如果遠端控制系統受到干擾,那麼這些軍人便會以血肉之軀駕駛這些光稜坦克,與超巨型生物載具進行一次有去無回的戰鬥。 “目標依然在核心區域活動...” “鐳射制導已經鎖定...” “戰機群已到達預定空域...” “第一輪削弱打擊...開始。” 在地面小股部隊使用鐳射的引導下,遠處雲層上的戰機釋放了接近上千枚的空對地導彈。 當導彈從雲層中鑽出時,阿特蘭人第一時間便展開了漸漸嫻熟的防空作業,一堆堆光束從地面朝著天空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