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一隻螃蟹的故事(1 / 2)

小說:隱蛾 作者:徐公子勝治

不論是什麼人在幕後安排,也不論事情是否回到了所謂的正軌,但有一點恐怕是神仙都想不到的,更別提那幕後之人——假如其真的存在。

何考最終成為了隱峨,他選擇的隱峨之物也正是隨身的豹爪掛墜,卻不是從小佩戴的那枚珍貴法器。

黃小胖為他舉行傳承儀式的時候,法器掛墜恰好被林清霜借走了,何考在一堆贗品中,選擇了最普通的一枚,出自武巖駿的小師妹之手……

既然鏡湖這邊沒人盯著,索性就來個痛快,他們把二百份材料全部給投遞了。

離開郵政局,車裡的材料已經搬空了,人也感覺似是卸下了一副重擔,高雪蛾笑著問:“我們現在去哪兒?”

何考:“去固湖!來的路上遠遠地望見了,那邊的風景很不錯,湖岸邊有不少人野營,還有附近的村民擺的大排檔,架著很多大蒸籠呢。”

高雪娥詫異道:“離得那麼遠,你居然能看見?”

何考笑道:“我的眼神比較好。”

高雪娥:“那倒也是!研究生畢業不戴眼鏡的,確實比較少見。”

何考:“你不也沒戴嗎?”

高雪娥:“我其實也有點近視,只是度數比較淺,平時就懶得戴了,只有看電影啥的才會找出來。”

何考:“度數比較淺,是多淺?”

高雪娥:“兩隻眼都是一百多度。”

何考:“那確實不用。”

何考的眼力原先可沒有這麼好,只是不近視而已,絕不可能在國道上就能看清遠處湖邊的遊人以及攤位上的蒸籠。

修煉“我無觀”入門、成為一階潛行者後,他的目力也得到了極大的增強,不僅可以夜視,還能看清很遠的東西,以及分辨近處很細微的事物。

他的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以及體位空間感,同樣變得敏銳了許多,且這種知覺的提升如今已不再構成困擾,基本到達了收發自如的狀態。

提到了戴眼鏡的話題,何考又想起了錢固然,這位春華博士也是不戴眼鏡的,包括隱形眼鏡,這也應該與術士的修為有關。

看來回去後自己也得準備一副眼鏡,可以是平光變色的,在某些場合可以起到適當的掩飾作用,因為有些人就特別注意這些細節。

比如他自己。

棲原市的東邊,位於太姑市境內有一個陽湖,那裡的大閘蟹特別有名;在棲原市的西邊還有一座固湖,其特產也是大閘蟹。

世上很多地方都有大閘蟹分佈,但是這一帶的溫度、氣候、土壤與植物、水體等綜合環境最適合大閘蟹生長,所出產的大閘蟹也最為美味。

陽湖蟹暢銷東國各地,近幾年開始流行買卡送禮,網上提貨、全國包郵,愣是把一種即食活鮮,玩成了“金融創新”產品。

高雪娥就收到過不少合作單位送的陽湖蟹禮品卡,她自己平時很少開火做飯,有的卡轉手就送人了,有的卡不知道丟哪裡就忘了。

但不論收卡人怎麼樣,反正髮卡人早就收了錢。

這就有點像搞集資貸款養蟹了,而且貸來的錢不僅不用給利息,有時候連本金都不用還。因為髮卡人又搞起了螃蟹卡回收業務,比如一千塊錢賣出去的卡,八百塊回收。

有人收到了禮品卡卻懶得吃螃蟹,乾脆把卡賣了換成現金。這樣一來,髮卡人一隻螃蟹都不用,反而還白賺了二百!

聽說要去固湖,高雪娥就想起了螃蟹,然後在車上吐槽“金融創新”。

區區一座陽湖,哪來那麼多螃蟹?全國賣的陽湖蟹,絕大部分都是貼牌產品,包括固湖蟹往外地銷售時也以陽湖蟹的名義。

但客戶如果能買到固湖蟹,也不算上當受騙,其口感跟陽湖蟹沒什麼區別,甚至還可能更好。

固湖位於棲原市與鄰省蕪城市轄區的交界處,面積有八十平方公里,碧波盪漾一望無際,是棲原一帶水質最好的湖泊。

站在湖岸邊的草坡上,微風中望見遠處的水鳥飛過,確實令人心曠神怡。

長假的最後一天,近郊一帶的遊客還有不少,很多人在湖灘上露營,支起帳篷、架起桌子,搞燒烤、打撲克,顯得很有閒趣。

何考與高雪娥今天沒帶野營帳篷、桌椅之類,臨時從後備箱裡拿了塊防雨布當坐墊,就在湖岸邊看風景、吹吹風,感覺也非常不錯。

離湖邊不遠的鄉村公路兩旁,當地的居民用竹竿和蘆蓆搭成臨時攤位,搬來桌椅爐灶,架起蒸籠蒸螃蟹,就賣給路過的旅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