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靈犀一指梧桐碧(1 / 2)

小說:隱蛾 作者:徐公子勝治

該告訴何考的,江道禎都已經說了,老頭起身道:“就不必行叩拜大禮了!”

何考一怔,這是啥意思,難道是提醒嗎?身為現代人,他確實沒有這種自覺,也沒人教過他呀!

還好何考反應快,隨即想起方才的靈犀術傳承中,江道禎介紹了一種叩禮。

那是在突破四階修為、成為高階術士後,到宗門祖師殿舉行儀式時對祖師行的禮,要求雙膝、雙肘、額頭都得觸地。

給他老人家行大禮也是應該的,何考既然只知這個,那就行這個,當即起身挪開小馬紮,伏地行叩拜大禮……

江道禎先是迎面站著,似是很滿意地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又稍稍一側身,仍是面朝他哈哈笑道:“你這孩子,要你別行叩拜大禮,你偏要這樣!”

等何考行完大禮剛欲抬頭,江長老突然伸出一根手指,隔空向他眉心一點,無數資訊湧入腦海,又是一道神念心印。

這次江道禎仍然沒打招呼,傳授他的仍是術法,而且是觀身、入微、心盤、丹鼎、望氣、興神等六門術法完整的傳承。

不僅又根本法訣,還包括了這六門術士在每層境界所能修煉的、或是所擅長的各種應用術法,包括其特色、講究與諸般禁忌。

加上方才已傳授的靈犀術,七大術門的傳承,江道禎都給他了。何考方才還以為江長老對靈犀術的介紹已經夠詳細了,此刻方知居然是其中最簡略的。

這倒不是老頭藏私,而是靈犀門的很多東西,實在太過玄妙難言。

江道禎也解釋了,這就是一千二百年前的術門規矩。隱蛾既然要監察天下術門弟子行止,就必須瞭解對方的修為特點,以及可能擅長的種種手段。

而在如今,宗法堂的每一名長老,都會掌握七大術門完整的傳承。

這麼做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防止術法絕傳,避免再出現一千二百年前的隱蛾門絕跡那種情況。

更重要的原因,宗法堂已成為整個術門的監督管理機構,每一名長老都需要了解各術門弟子的修為特點。

既然大家都掌握了傳承,那麼觀身門的長老,可不可收一名弟子傳授其入微術呢?

理論上好像是可以的,比如江道禎這位靈犀門長老,就透過間接手段傳了何考隱蛾術。但在通常情況下,大家不會這樣做,這也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儘管每一名長老都掌握七大術門的完整傳承,但這也是用神念心印的方式一代代傳下來的,而他們本人未必真的精通其他術門的秘法。

比如一位觀身門的長老,雖然掌握了入微術的傳承,但他本人未必修煉過入微術,想傳授入微門弟子,並不如另一位入微門的高階術士,就不必越俎代庖了。

當然了,還有另一種特殊情況。

比如江長老特別看好某位後輩,想收為弟子傳以靈犀術,可其人就是無法修煉入門,但看其資質還不錯,於是就傳他觀身術試試,結果對方修煉入門了。

在這種情況下,通常的做法,便是在觀身門中找一位修士,推薦這位後輩拜在對方的門下、繼續修煉觀身術。

江道禎還告訴何考,祖師有言,這七門術法加上隱蛾術,相當於登上峰頂的八條路徑,最終是殊途同歸,並沒有誰高誰低的分別。

但是那等境界,已是七階大算師的江道禎,仍然夠不著。

術門長老既然掌握多門傳承,那麼他們有沒有可能兼修其他的術法呢?理論上並無問題,實踐中也有人這麼做,但那只是輔助與印證的手段。

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終其一生也難將本門法訣修到盡頭。

但在特殊情況下,比如進階遲遲得不到突破,需要開闊思路和眼界、印證某些想法與感悟,有人也會適當去嘗試。

八門術法雖無高下之別,但入手難易卻是不同的。在江道禎看來,隱蛾術最難修煉,其次就是靈犀術。

所以自古以來,經常有靈犀門的尊長向其他術門推薦弟子,因為有的人實在學不會靈犀術啊,但嘗試其他術法卻是可以的。

當年江道禎突破六階算師修為後,就經常有人領著自家的後輩來找他,倒不一定是要拜他為師,而是請他“算一算”。

看這孩子是否適合修煉術法,如果還可以,再看看適合修煉哪門術法?

後來,也就是這二十三年來,江道禎由於特殊原因深居簡出,倒是很少再做這種事了。

關於兼修術法,江道禎也特意強調,就算抱著印證、借鑑的目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