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這件事,應該在林青霜的指點下,由蒙芽來完成,何考算是越俎代庖了。
可是蒙芽好像還差點火候,她對小胖的遭遇以及狀態還缺乏瞭解,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小胖也不能讓她知道啊。
林青霜這幾天也有事,並沒有在棲原現身。
回到公寓後,何考想了想,還是編輯了一條資訊發給了林前輩。告訴她,自己發現小胖的修煉正逢關口,指點了幾句並給了小胖養精丹,不料小胖竟當場破關!
那瓶養精丹,小胖也用不著更多了,還剩十粒,仍留在何考手中。
發完資訊收起養精丹,何考卻眉頭緊鎖,因為他已經意識到,大姑把某些事又給搞砸了,小珊今後的處境恐怕會很難。
前段時間出於某種迴避心態,何考並沒有在打聽什麼,而陳媽媽居然也沒告訴他。可能因為對方畢竟是何考的親戚,有些話陳媽媽也不太好說吧。
今天聽小胖簡單提了幾句,何考才知道大姑提的條件究竟有多離譜!
按大姑的說法,都是鄉里鄉親、從小一起長大的孩子,就不要什麼彩禮了。
但是小胖和小珊真要在一起,將來過日子也得有個保障,而且小兩口將來再有了孩子,也好方便照顧。
另一方面,大姑家只有小珊這麼一個女兒,嫁出去了,老兩口將來的養老也得有個保障。
所以大姑提出,只需要小胖在棲原市區、他的工作單位附近買兩套房子,一套是給小兩口住的,另一套,是給大姑兩口子準備的,方便就近照顧……
更離譜的是,這麼離譜的條件,陳媽媽居然一口答應了!
以何考對陳媽媽的瞭解,她是不可能答應的,小胖也是這麼認為的。小胖做事雖然乾脆,但他又不是傻子,怎能不瞭解自己的母親?
母親根本就不可能答應這樣的條件!
按正常情況,陳媽媽假如覺得條件太高,可以討價還價,爭取降到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水平,體現為一個博弈的過程。
可是陳媽媽連討價還價都沒有,直接滿口答應,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陳媽媽連繼續談的興趣都沒有了,而且她很生氣、非常的生氣,決定反手擺大姑家一道、給對方一個教訓。
陳媽媽只是一個退休的稅務專管員,並不是什麼聖人,當然也會記仇,而且這一輩子的小鎮公務員生涯也不是白混的,真論收拾人的手段,大姑兩口子加起來都未必是對手。
陳媽媽雖然一直對何考很好,但她不可能像何考那樣,對大姑一家還顧念什麼親情。總之何考聽說此事後,得出的結論就是——陳媽媽要收拾大姑一家!
大姑為什麼要提那種條件?可能多少也因為何考得了觀流小區的一套大房子吧,他們也想要。
陳媽媽一家,在浦港鎮算是條件很好了,至少比大姑家好得多。
小胖的父親儘管已經去世了,但生前是看守所的所長,也算是個肥差。陳媽媽是稅務幹部,不僅有工資和退休金,這些年的收入也不低。
小胖參加工作四年多,收入也相當不錯,而且他並沒有什麼不良嗜好,除了買些遊戲裝備,幾乎沒有格外的支出,不僅用不著家裡補貼,自己還有存款。
但他畢竟工作年限還短,明面上的存款很難超過百萬,至少遠遠不夠在工作單位附近買兩套房……那代價要奔著上千萬去了。
黃家父子兩代隱蛾,就算不去作奸犯科,日子當然也會過得不錯,但這不在考慮範圍內,是另一回事了。
大姑提的條件,就是直奔著掏空對方家底去的,要完全榨乾的意思。
陳媽媽居然答應了,大姑估計還在自鳴得意吧,卻不知這很可能就是一招以退為進、上房抽梯啊。
梯子架上去了,人便下不來!
江湖天梯術的種種,錢固然曾對何考講過,陳媽媽雖不是什麼江湖術士,但各種手段的道理是相通的。
陳媽媽先答應下來,回頭再找個藉口,讓這門親事黃了。大姑一家會是什麼感覺,是不是一下子損失了上千萬?
這雖然很可笑,但人心往往就是如此。
假如真是那樣,鄉親們又會怎樣議論大姑一家,誰還敢再上門提親?就算還有人再上門提親,大姑一家又會提出什麼條件呢?
退一步說,就算何珊將來跟了別人,只要對方給的條件不如陳媽媽今天答應的,一旦兩口子有了什麼矛盾,或者兩家人有了什麼矛盾,小珊都會覺得自己被虧欠了。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