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考並非刻意要讓蘭九畹破防,他只是想讓蘭九畹將這些年內心中的自言自語說出來,明晰她此刻的心境。
三階術士,身體已彌補了後天種種隱患,能適應增強後的感官,在此基礎上修煉出清晰的元神,一種近乎純意識的狀態。
什麼叫純意識呢,用人話說,就是可以直接作用於物質,比如御物之法,可透過神識來操控物體。所謂的神就是元神,所謂的識就是感知與作用方式。
意識作用於物質,普通人都能辦到,以至於習以為常不覺神奇,但它卻是智慧存在的標誌。比如人可以將一塊石頭加工成雕像,賦予其原本不具備的意義。
普通人是透過雙手以及斧鑿等工具來實現的,而術士彷彿可以跳過這一步,直接用神識完成,可能還會藉助一些應用術法。
但近乎純意識還不是真正的純意識,元神必須以爐鼎肉身為依託,神識之力也必須以天地靈氣為依託。
所謂天地靈氣,就是人自身的元氣,人本身就是一個天地。所謂靈氣復甦,就是指修煉的過程。三階修煉,大致的過程是採煉元氣、洗練元神。
三階修為若想破關,須直面心魔,要麼定念不為所動、要麼心境不為所惑,所以何考想讓蘭九畹去面對曾經難平之心意。
蘭九畹卻不知道,她反而給何考上了一課。
在外人眼中,如今已無苦茶的威脅,蘭九畹是時候與父母恢復關係、言歸於好了。假如父母看見她不再是那個叛逆女孩、已恢復正常人的生活,想必內心深處也是願意的。
但這只是居委會調解員的視角。
在蘭九畹的經歷中,並沒有改邪歸正、浪子回頭一說,遇到苦茶是她的不幸,但她自始至終並沒有自甘墮落,而是一直在盡力逃脫深淵。
偽裝成叛逆少女,令父母主動與她斷絕關係,如今雖然看起來有些幼稚,但以她當時年齡、能力、閱歷以及處境,已經是唯一能做出的正確選擇。
換一個人能做得更好嗎?她並未做錯過任何事,而是獨自承受了莫大委屈,又需要向誰去道歉與懺悔呢?
此事已經超出了居委會調解員的認知,但是沒超出何考的認知。
其實對於術士而言,他們身上的很多事情都超出了普通人的認知,很難解釋清楚,如何以自然的心境去面對,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仍以蘭九畹為例,就算她向父母道歉表示已痛改前非,但她身為隱蛾門術士,今後也不可能去過符合父母的期待與安排的生活,那時又該怎麼辦?
所以她的態度並無問題,既然並無邪惡,改邪歸正無從談起,迴歸正常狀態的生活與修行才是重點。
假如父母今後能接受這樣的她,才是自然的情感預期。蘭九畹的哭泣,不是怨恨除了苦茶之外的其他人,而是終於可以不再委屈。
若說有什麼意難平,這並不是蘭九畹的意難平,只是何考本人的意難平。
何考羨慕蘭九畹父母健在,認為她與父母的關係,應成為他所希望看到的樣子,這可能是一種補償心理——彌補何考本人的遺憾。
何考多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以並未說什麼,只是以沉默的方式表達關注,卻讓蘭九畹終於有機會說出了早就想說的話。
但是蘭九畹給何考上的“課”,重點還不是這些,而是解答了一個疑問。
前不久何考問過衛洛一個問題:“俗話說見知自困皆有障,誰都不能看透世間所有迷霧,又應該怎麼辦呢?”
蘭九畹的經歷,就給了一個非常具體的答案。
蘭九畹當初與葉良成一樣,都是受到了苦茶的矇蔽,但在執行所謂的任務過程中,她漸漸察覺到不對勁,進而暗()
中去查證,識破了苦茶的真面目。
認識到這一點後,蘭九畹一直在試圖逃脫深淵,但那時的她其實仍在迷霧中。她並不知道苦茶的真正身份,也沒聽說過惠明石家,更不瞭解術門的存在。
苦茶最終是被隱蛾引來宗法堂所滅,與她並無關係,她這樣算是完成了自我救贖嗎?
答案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假如她選擇像馮梓龍、高晨樹那樣同流合汙,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解脫。
衛洛曾經指出何考修行中的一個問題,就是定境還不夠深、定念還不夠純,無法證得三階圓滿。
這是什麼緣故呢,或許是他的心思太細,似乎總有各種疑慮,總是很不安,還沒完全放開自己深入定境……但這些只是表象。
人不能接受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