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主一拍大腿,瞬間朝沈愈豎起了大拇指,“您好眼力,竟然識得此瓶乃是釉裡紅,這麼跟您說吧,我這尊釉裡紅梅瓶乃是清雍正年間的老物件,是從我家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到了我這輩,已經足足傳了九代人。” “清代雍正的?” 沈愈目視攤主,有些意味深長的笑問了一句。 “額?是啊,就是雍正朝的釉裡紅,您也知道,這清代釉裡紅,就屬雍正朝的最好。” 被沈愈反問一句,再加上沈愈有些摸不清原因的笑容,這些都讓攤主心中一緊。 不過他在腦中轉了一圈,覺得自己說的沒有什麼漏洞,索性繼續承認。 所謂瓷器釉裡紅就是用含銅的顏料在瓷瓶上直接彩繪各種圖案,繪製好後再在上面施一層透明釉,入爐後用超高溫一次燒成。 有人會問,這也沒什麼出奇的啊? 為什麼叫釉裡紅這麼奇怪的名字? 因為釉裡紅的顏料中含有銅,而銅在高溫還原中會發出紅色,並且還是在透明釉的裡面,所以得名:釉裡紅。 燒製原理看似簡單,但成品率極低,所以釉裡紅的價格動輒就是上千萬甚至幾千萬,就是上億元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沈愈:“您這件梅瓶賣多少錢?” 攤主:“80萬!” 沈愈搖搖頭,“貴了!” 攤主聞言咧嘴一笑,他環顧四周又湊到沈愈耳邊低聲道:“我要價,您可以還價啊,價錢咱們都是可以商量的。” 俗話說,挑貨的才是買家,擺攤做買賣的不怕顧客挑三揀四,就怕你笑而不語看幾眼就走人,賣古玩也是這樣。 一聽沈愈講價,攤主的精神也上來了。 “您不知道,釉裡紅的最大特點是燒製難度大,並且成品率特別特別的低,這麼說吧,元代釉裡紅與明洪武釉裡紅,以及清康熙、雍正釉裡紅,皆是價值不菲,屬於貴族瓷器中的貴族。 “上拍後動不動就拍出上千萬,大幾千萬,甚至上億的都有,80萬買一尊雍正釉裡紅梅瓶您這絕對屬於撿大漏了。” 沈愈面色平靜,沒有任何激動之色,甚至嘴角還噙著一抹笑意,這讓攤主的氣勢立時弱了三分。 想了想,攤主只好繼續給沈愈解釋釉裡紅為啥如此名貴,“說起來有些意思,釉裡紅雖創燒於元代,但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名氣,明洪武年間也有燒製,直到明宣德時方才算是出名,不過因為燒製難度太大一度被放棄。 “因為匠師們發現,自己明明燒的是釉裡紅,可出窯後它偏偏就是不紅,不是發灰就是發黑,叫“釉裡灰”或者“釉裡黑”似乎更貼切一些。 “這玩意的燒製原理,當時的人們並沒有完全弄明白,一來二去也就不燒了。 “直到清代康熙時期匠師們才弄明白,原來想把釉裡紅燒好,控制火候是關鍵。 “經過不斷試驗,1250c-1300c這個溫度最合適。 “但光控制火候還不行,還必須要嚴格控制窯中‘氣’的含量,有了燒製經驗後,鮮紅色的釉裡紅再次名震天下,直到雍正一朝,釉裡紅的燒造技藝達到巔峰,成為後世收藏家爭相追逐的物件。 “咳咳,在這裡斗膽問兄弟你一句,你知道我剛才說窯裡氣的含量這個氣指的是什麼嗎?” 沈愈聞言抬頭看了對方一眼,心說考我? 不過沈愈也不傻。 買古董,一個行家撿漏的難度遠比一個入門萌新要難的多。 防備行家,所有賣古董的都會這麼做。 所以沈愈笑笑,“指的什麼?恕我知識淺薄,這一點還真不知道。” 攤主見沈愈不知道,精神頭更足了三分,“其實不復雜,這個氣指的就是氧氣,也就是說,窯內氧氣含量不能高。 “一旦窯裡氧氣濃度高了那圖案顏色馬上就會變得暗淡,您看我這件三果紋梅瓶,這色彩鮮紅鮮紅的,就憑咱這色澤那就不可能是假的,絕對是雍正官窯裡的精品。” 沈愈依然是面帶微笑,並沒有表示震驚,也沒有還價。 攤主看了看沈愈,又順著沈愈的目光看了看自己的梅瓶,臉上露出一絲恍然,“您是感覺我這瓶子沒燒好吧,上面這些斑點是意外弄上去的,擦一擦就行。” 這尊釉裡紅梅瓶除了桃子,石榴,柿子這三種果實色彩濃豔外,在沒有紋飾的白釉上還有一小片紅色好似油漆般的東西。 沈愈指了指上面的紅塊與紅斑點問:“瓶子上沾染的是油漆吧?怎麼弄到瓶子上去的?” 攤主又是一拍大腿,“哎呀別提了,前年家裡裝修老宅,油漆工粉刷頂梁時不小心打翻了漆桶,我一大堆瓷器全都跟著遭了殃。” 沈愈做了個深呼吸,然後問了一句,“這麼貴重的瓷器,沾染了油漆可是麻煩的很,價格怕是要大打折扣!” 攤主一聽馬上擺手,“不會,絕對不會,這些油漆洗一洗就能弄下去的。” 沈愈臉上笑容一斂,“那您怎麼不洗?要知道瓷器一旦沾染油漆是很麻煩的,因為不用化學洗滌劑估計很難洗掉,而若是用了洗滌劑那瓷器的釉面與紋飾也跟著毀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