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看,爐身之光華,愈發的引人注目。 寶色內涵與珠光外現竟然同時存在,偶爾還會有一種如同雪花飛撒般的耀目金光冒出,真是神奇無比。 這種情況,沈愈不知道是隻有自己能看到,還是其他人都可以看到,不過分析了下,這種寶光別人應該是看不到的,不然此銅爐不會在這裡燒香。 畢竟現在是收藏熱,很多人都知道古董值錢。 此爐為三足,垂腹微鼓,口沿稍微外翻,一對沖天豎耳比例協調,給人一種極為厚重的感覺。 用手輕觸,爐身溫潤細膩,與普通銅爐區別很大。 衝耳又稱朝天耳,是宣德爐中的經典樣式,就是銅爐兩邊各有一個好似提手般的小耳朵,寓意“敬天法祖”。 敬天法祖就是敬畏天道,同時祈求祖先福澤庇佑的意思。 宣德爐或者說宣德款樣式的銅爐,從明中早期到晚期再到清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衝耳爐的爐身造型大致經歷了從高到扁,再由扁到高的演變。 尤其是銅爐兩邊的耳孔,明代多為橢圓形,而到了清代就變成城牆上的孔洞一般,從這一點看此爐應該是明代款式無疑。 “這銅爐很像是一尊真品宣德爐啊,比在江岸別墅那尊還像。” 見沈愈好似一直盯著畫像看,李晴兒也走過來好奇的問道,“啟南,關公像我認識,就是不知道這幅畫上的財神是哪位神仙啊?” “這是利市仙官姚少司像,做生意常說的,‘招財童子至,利市仙官來’,其中的利市仙官就是這位。” “聽著有些熟悉呢?” 沈愈將一大塊牛肉放進嘴中,一邊咀嚼,一邊笑道:“記得中學時有一年暑假我跟隨祖父來楚州老宅避暑,你非得搶我的《封神演義》看,怎麼連裡面的人物都忘了?” 李晴兒想了想,美目突然亮了起來:“呀,我想起來了,是不是趙公明的徒弟之一,被哪吒刺死的那位?” “沒錯,就是他!” “不對啊,他怎麼成財神了?神話故事裡的財神不應該是趙公明嗎?” 沈愈搖頭,故意做嘆息狀,“晴兒你看書真是囫圇吞棗啊,《封神演義》第九十九章,也就是倒數第二回。 “姜子牙並未封趙公明為財神,而是封其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簡稱‘玄壇真君’,又稱‘玄壇元帥’。 “但他四位手下卻都是成了偏財神,分別為:‘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仙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 “畫上這位笑眯眯,看上去很和氣的就是利市仙官姚少司了。” 李晴兒納悶的問:“招寶,招財,納珍,字面意思就能明白,這利市又是什麼意思呢?” 沈愈解釋道:“利市在古代是走運、吉利之意,又指做買賣能得到更多的利潤,所以利市仙官最受商人們的歡迎,每到新年,必將利市仙官貼在門上,以圖大吉大利,財源滾滾。” 返回餐桌繼續吃飯,時間來到7:30分,看時間所剩不多,沈愈再次回到供奉財神像的小木桌旁。 此時檀香也不過剛剛燃燒到一半,一時半會根本無法燃盡,好在銅爐中插香的並不是香灰,而是高粱等五穀,沈愈索性直接將銅爐捧了起來。 這銅爐看起來不大,但重量卻不輕,大約有七八公斤重。 果不其然,銅爐底部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 款識方正清晰,字型風格是典型的沈度小楷,絲絲入扣,清秀耐觀。 宣德爐的標準款識是出自明代大書法家沈度之手,不僅僅是宣爐,就連明代很過官窯瓷器的款識也是標準的沈度“館閣體” “館閣體”是一種官場書寫的字型,說白了就是小字楷書,也叫蠅頭小楷,要求字型方正、規範,光潔、烏黑,大小一律。 明清兩代開科選士時,皆要求用楷書答試卷,務求工整,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寫得像雕版印刷體一樣才算為上品。 你要用草書答題,那對不起,趁早捲鋪蓋回家吧。 就算字寫的欠佳那也不行,即使你滿腹經綸,也會名落孫山。 而“館閣體”的祖師爺就是沈度。 館閣體還有一種叫法,為臺閣體,這倆是一個意思,不過是明清兩代的叫法不同,明代稱為臺閣體,清代則稱為館閣體。 沈度,明代大書法家,擅長篆、隸、楷、行,被明成祖朱棣譽為“明朝王羲之”,在永樂時期,凡金簡玉冊等一切大製作,必然要沈度親筆寫就。 目視銅爐,沈愈默唸一聲鑑寶,一團淺青色核桃般大小的寶光凝聚而出。 看到這裡,沈愈心裡嘆了口氣,“可惜了,依然不是真正的宣德爐。” 宣德皇帝雖然是明代的第五位皇帝,但他即位時大明開國不過才五十八年。 這是因為他的父親明仁宗朱高熾在位就一年,再加上建文帝也僅僅在位四年,所以真正的宣德爐必然是深青色寶光。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