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沈愈馬上默唸一聲鑑寶,此時,一團深藍色蠶豆般大小的寶光在畫的上方三寸處浮現而出。 看到寶光,沈愈暗暗點了點頭。 董邦達的名氣很大,但是畫的價格卻是兩極分化,就好似收藏界的古幣一般,價格高的非常高,甚至能嚇死人,低的非常低,可說爛大街,幾塊錢一枚都沒人要。 董邦達的名作拍賣價格高的可以達到五六千萬之多,但是低的也非常低,七八百萬的有,五六百萬的有,二三百萬也有不少,甚至一百多萬的也有! 畫的價格相差如此之大也是有原因的。 董邦達是乾隆極為倚重的近臣,重臣,他多次作為隨從人員隨乾隆出遊江南,他除了自己喜歡作畫外,也會奉乾隆之命畫一些畫,乾隆也多次為他的作品題詩作賦。 比如金庸先生的名著《書劍恩仇錄》中就提到了乾隆在董邦達《西湖四十景》畫上題詩。 受皇帝之名作畫,那得小心翼翼,所以其作品多為用筆細膩,按部就班的畫院風格。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古代畫家自己畫畫時可以想怎麼畫就怎麼畫,這樣無拘無束的創作才能發揮出自己的真實實力,但是為當朝天子作畫時可就不能豪放不羈想怎樣就怎樣了。 惹了皇上被罵幾句沒什麼事,但被有心人盯上參一本,有時候皇上想保你也得照顧對方的情緒,肯定沒好果子吃。 沈愈心中暗道:“此畫若是對方獅子大開口,那自己縱然知道是真跡,也不能買。” “五十萬!”陳赤俠的報價很痛快,沒有絲毫猶豫,好似已經在心裡斟酌了許久。 “多少?”沈愈不確定的問了一句。 “五十萬,但是必須要現金!因為我出門急,卡並沒有帶在身邊。” “現金啊,這個……” 這下輪到沈愈犯難了,董邦達的作品雖然大部分價格都不是很高,那也是跟清初四王,四僧等名家比的,他的作品最低沒有低於一百五十萬的。 大部分都是三四百萬這塊,對方直接要了五十萬的低價,簡直就是等於給自己送錢。 因為這幅《雲山暮歸圖》畫工超絕,傳承有序,款識署名清晰,並且是大幅作品,這畫的價格再低沈愈估計也能賣到兩百萬,給這陳叔五十萬也不是不可以,自己至少還能賺到一百五十萬。 在這種情況下,再往下壓價沈愈就有些過不去自己心裡的坎了。 做生意有底線一直是沈愈堅守的原則之一,受祖父影響,他不是那種值一百萬的古玩恨不得一百塊錢買下來的人,對於收購古玩有賺就可以。 但要是直接答應下來,沈愈又擔心對方以為賣虧轉身不賣了。 說真的,既然對方是主動賣畫,那就沒有把進門的生意趕出去的道理,這錢沈愈自己不掙,別人也會掙。 兩種念頭在沈愈心裡碰撞,一時半會他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陳叔,這價格咱們先不談,既然你說是帶了三件古玩過來,那不知道最後一件古玩是什麼?”沈愈決定等等再說,看看第三件古玩是什麼,那一起買下再談價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陳赤俠也非常痛快,“第三件還是一幅畫,就是沒什麼名氣,你要是願意要的話,我可以當做添頭給你。” 也許是陳赤俠沒有對最後一幅畫上心,他在拉桿箱裡將畫取出直接就在另外一個玻璃展櫃上鋪開了。 這幅畫也是立軸,絹本設色,縱約90厘米,橫約55厘米,只是儲存的一般,不說蟲蛀鼠咬,也是殘破不堪,不好好請人裝裱一下,是不可能掛在牆上的。 畫面背景簡潔,以樓閣古松為背景,松下有兩位對面而坐,身著直裰的老年長者正在下圍棋,一人坐圓墩,一人坐木椅。 然後二人旁邊各站有一位閒人觀棋,左邊老者這側的是一位白衣文士,年紀約為三十歲上下,內穿白色中單,外著寬身大袖上衣,頭戴幞頭,整個人作一副恭敬模樣,似乎是老者的隨從或者子侄輩。 右側老者旁邊的是一位頭戴黃冠,身著道袍的道人,其相貌清雅,頗有幾分仙風道骨模樣。 這位道士的神情不同於那位白衣文士,他鎮定自若,表情閒逸,臉上似乎還帶有幾分笑意,看樣子當是對弈老者的好友,看到好友走出一招妙棋雖然不能開口稱讚,但心裡也是非常高興。 幾人旁邊有一巨石,上面三足香爐中有嫋嫋香菸騰起。 不遠處小溪水流奔騰,不時有魚兒在水中躍出,溪水邊又有竹林一處,清風吹來,青竹左右搖曳,恰有兩隻白鶴從遠處雲端飛來,讓整幅畫瞬間添了幾分仙氣。 此畫用筆細勁,灑脫飄逸,人物面部表情極為生動,巨石樓閣好似實物,甚至是松竹枝葉也是脈絡清晰。 畫上有詩詞一首: 竹樹日已滋,軒窗漸幽興。 人間與世遠,鳥語知境靜。 春光靄欲布,山色寒尚映。 獨收萬籟心,於此一枰競。 除此之外還有“書畫雙絕,畫中神品。”八字草書。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