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不願當官的人嗎?
麋龍認為沒有的,那些所謂的隱士之所以拒絕朝廷徵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朝廷給的官職和權力太低,讓他當丞相試試,估計跑的比兔子都快。
杜微就是這樣的,之所以拒絕劉備徵召,一來是看不起劉備的出身,也不看好劉備的前程。
二來是想擺架子,當年劉備若像請諸葛亮那樣三顧茅廬的話,他老人家說不定就勉為其難的出山了。
但劉備也是要面子的,請諸葛亮是無奈之舉,而且人家真有才,你杜微算老幾?
想拿我劉玄德刷聲望,你也配?
杜微以前確實看不上劉備,但現在不同了,劉備統一江南登基稱帝不說,還開通了滇霜道,聲望和財富都攀升到了頂峰,而且極有可能北伐成功再造漢室,自己再不出山的話可就沒機會了。
杜微最近因為這事愁的著急上火,做夢都想劉備再請他一次,他一定痛快的借坡下驢。
可是劉備非但沒請他,反而跑到他家請周群,杜瓊,來敏三人。
此事讓杜微知道自己再不主動就徹底沒機會了,所以便來了。
聽到劉禪的任命,杜微立刻起身拜道:“謝殿下,老臣一定不辱使命。”
劉禪請他坐下,又看向孫炎和王肅笑道:“孫老,王侍郎,你二人擔任副院長,協助杜微院長如何?”
論資歷論名望,孫炎都比杜微更適合當院長,畢竟人家是大儒鄭玄的高徒。
但孫炎畢竟是曹魏過來的,使用還是得謹慎點,劉禪別的不說,在用人方面還是有點心得的。
孫王二人起身謝恩。
劉禪又道:“軍事學院院長由習珍副都督擔任,雜學院院長由蒲元大師擔任,葛玄道長,您就勉為其難,做個醫學院院長兼雜學院副院長如何?”
葛玄起身拜道:“謝殿下!”
劉禪說道:“如此咱們南中大學的臺子就算搭起來了,希望諸位盡心竭力,將來都能成為桃李滿天下的一代名師。”
眾人同時起身,行禮拜道:“臣等一定盡心竭力,為大漢培養人才。”
劉禪笑道:“走吧,我帶諸位去餐廳感受一下學校的伙食。”
萬事開頭難,頭開好了剩下的就好辦了。
在劉禪的支援,麋龍的指導下,南中大學的各項制度迅速完善,教師們的工作也很快步入正軌。
南中又遠離朝堂,教師和學生都不需要太過考慮亂七八糟的政治問題,可以安心研究學習,相信用不了幾年,定會為朝廷培養出數不盡的人才。
時間很快到了九月,秋收之際劉備的書信送來了南中。
接到書信的劉禪立刻將麋龍喊來商議,麋龍剛進門劉禪就遞來書信說道:“看看這個。”
麋龍接過一看驚訝的說道:“陛下要北伐了?”
信是劉備親筆寫的,信中說今年江南再次喜獲豐收,而且南中通往江陵的公路也在朝廷不計成本的努力下順利竣工。
萬事俱備,可以北伐了。
劉備讓他倆將南中的糧食火速運往江州,再由江州走水路運往江陵,再著手安排南中的事情,安排完畢就返回江陵準備北伐。
這等於是將南中的所有權力,包括人事任命權全部交給他倆了。
劉禪說道:“肯定的,父皇早就急不可耐了,之所以拖到現在就是在等路修成,現在公路修好,豈能再拖下去?”
麋龍理解劉備的急迫,老頭都六十多了,再不北伐可能就要入土了。
兩人商量一番展開行動,命令大軍將從貴霜運來卻積壓在南中的糧食火速運往江州。
同時對南中展開了人事大調整,由習珍擔任新的庲絳都督,爨習為副都督,杜微擔任南中大學校長兼儒學院院長。
又將在越巂郡擔任太守的諸葛恪緊急調回,調永昌郡丞呂凱前往越巂擔任太守。
永昌郡太守王伉調任益州郡太守,張虎調為永昌郡太守。
永昌郡現在可是大漢邊境,肩負著開發東南亞,震懾貴霜的重任,必須派一位信得過的人,張虎最合適,因為他不參加北伐。
張虎畢竟是曹魏投誠過來的,曹魏全是他的老熟人,兵戎相見都尷尬,所以留在南中最好,這也是張虎本人的想法。
安排好這些,劉禪和麋龍便收拾東西準備回京了。
這次回京的隊伍很龐大,除麋龍帶來的兩萬兵馬之外還有許多賺來的金銀珠寶,拉了整整上百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