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出征是需要時間的,尤其現在已經天黑。
這點時間足夠姜維梁緒吃頓飯,麋龍命廚師給兩人煮了些麵條,吃的快餓瘋了的姜梁二人滿臉感動。
世上再沒有比飢餓時吃碗熱麵條更舒服的事了。
飯後麋龍留下五百人守城,帶領一千五百大軍火速出發趕往冀縣。
時間緊迫他們顧不上帶攻城器械,沒有攻城器械就想開啟冀縣城門根本不可能,但麋龍相信姜維有辦法。
大軍冒雪趕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未時才到冀縣城下,城上守軍見漢軍趕來立刻陷入戒備,太守馬遵也第一時間出現在了城頭。
看見馬遵,姜維恨的骨頭縫都癢,若非自己救援,這個混蛋早在上珪的時候就被張苞給射死了。
自己對他可是有救命之恩的,結果這個混蛋竟然恩將仇報,剛逃回冀縣就誣陷自己叛變,這事擱誰身上能不生氣?
姜維冷哼道:“冠軍侯,沒必要跟姓馬的廢話,按原計劃來吧!”
麋龍點頭招呼張苞動手,張苞立刻帶人舉著盾牌上前,用盾牌組成盾陣擋住城下射出的箭矢,隨後命躲在盾牌後面的弓弩手朝城中放箭。
仔細看,漢軍的箭桿上都綁著書信,他們壓根沒想殺敵,只是單純的想將書信射進城去。
這些書信都是來的路上按照姜維的指導寫的,隨麋龍前來的這批精銳幾乎都上過培訓班,寫幾個常用的字還是能做到的。
有盾陣守護,魏軍的箭矢對漢軍造不成傷害,滾木礌石則太重,扔不了這麼遠,至於投石機,啟動需要時間而且準頭太差,結果就是漢軍射完箭矢從容撤退,換個地方繼續射。
城牆之上。
見漢軍箭矢紛紛射進城內,太守馬遵便意識到了不對,立即命人取來箭矢,然後就發現了箭桿上的書信。
馬遵展開一看臉色大變,這竟是一份勸降信,洋洋灑灑上百字,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漢軍已至,大家趕快投降吧。
向城中發射書信勸降的事不稀奇,很多將領都這麼玩過,問題在於這封信是以姜維的名義寫的啊。
姜維可是冀縣的地頭蛇,城中的官員將領乃至普通士卒都與他關係不錯,若真受到書信蠱惑直接反了,麻煩可就大了。
馬遵立即下令道:“收起所有書信,禁止查閱傳播,違令者斬。”
將士們不敢抗命,紛紛將書信上繳。
問題是射來的書信太多了,而且很多還射進民房被百姓撿去了。
百姓雖然大多不識字,但識字的也不需要太多了,有一兩個認識並起了心思,姜維的目的就達到了。
書信很快就被送到了主記梁虔府上,主薄尹賞被馬遵下獄之後梁虔便回府稱病了,他知道馬遵想收拾自己,所以這兩天乖乖待在家中啥也不敢做,生怕被馬遵抓到把柄,步了尹賞的後塵。
但是現在……
姜維已經降漢,而且帶著冠軍侯來救他們了,梁虔可就沒什麼顧忌了,立刻召集人手開始行動,同時派人聯絡與他交好的軍中將領。
他前腳剛走,後腳馬遵派來抓他的人就到了。
馬遵也不傻,知道這種時候要控制梁虔這種不安定份子,可惜晚了半步。
接下來的事就簡單了,梁虔沒有傻乎乎的去衝擊馬遵所在的南門,而是去了東門,東門守將是他大舅哥,兩人一合計立刻開啟城門,並派人去向姜維報信。
他們相信,手中這點力量再不行也能堅持到漢軍來援。
接到訊息的姜維立刻建議麋龍放棄南門,率領大軍直奔東門而來,趕到發現兩撥魏軍正在廝殺,二話不說直接下令衝鋒。
張苞與姜維帶頭衝鋒,剛衝進城姜維便迫不及待的喊道:“我是郎中姜伯約,兄弟們隨我降漢……”
底層士兵沒幾個在乎統治自己的是大漢還是大魏,只要不是草原蠻夷就行。
基層軍官則大多與姜維交好,聞言紛紛選擇投降或者摸魚,如此沒等開打魏軍就輸了。
正指揮大軍進攻,試圖奪回城門的馬遵見此立刻呵斥道:“姜伯約,你竟敢背叛大魏背叛朝廷?”
姜維背叛對他來說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處是終於可以將戰敗的黑鍋切切實實的扣在姜維頭上了。
壞處是自己目前的情況貌似不太妙,沒看姜維那小子朝自己衝來了嗎?
姜維目標明確直奔馬遵而去,同時吼道:“姓馬的,老子今天定要拿你祭旗,讓你知道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