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香君(下)(1 / 2)

在歷史的洪流中,時間悄然流轉至崇禎十七年的三月。那時的北京,沉浸在一片肅殺之氣中。李自成猶如破竹之勢,攻佔了這座古老的都城。崇禎皇帝,這位明朝的末代君王,在絕望中選擇了在煤山上吊自殺,為他的王朝畫上了悲壯的句點。 短短四個月後,南京城內的馬士英和史可法兩位大臣,憑藉他們的智謀與決斷,擁立福王朱由崧為新君,建立了弘光王朝。此間,馬士英以其獨到的政治眼光和機敏的反應,成功迎接皇帝回宮,因此被任命為內閣大學士,掌管朝廷大權。而史可法則受命前往前線,揮師指點江山,成為了軍隊的最高統帥。 與此同時,幕後的英雄也在默默付出。侯方域,這個名字或許並不響亮,但他一直在史可法的軍隊中擔任幕後參謀,出謀劃策,助力軍隊取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在這次政權更迭中,楊龍友因馬士英的提拔,得以嶄露頭角,被任命為禮部主事。而曾因罪潛逃的阮大鋮也在這時重新回到朝廷,擔任光祿卿一職。他的歸來,無疑為這個小朝廷增添了幾分複雜和戲劇性。 此外,田仰,這位馬士英的親戚同鄉,也在這場風波中受益。他被任命為漕運督撫,這個職位雖不起眼,卻是南京小朝廷中具有實權的重要職位。 此時的南京城,各個勢力交織在一起,有人渴望權力,有人追求名譽,有人只為生存。而所有的這些人事變動和複雜的權力鬥爭,都預示著一場更大的歷史風暴即將席捲而來。 在弘光皇帝的統治下,朝政幾乎荒廢,除了享樂和玩樂,他幾乎不處理國事。他的生活哲學是:“人生短暫,應及時行樂。” 弘光皇帝的生活哲學像一種瘟疫,感染了南京城中的每一個人。在這座曾經充滿活力的城市,權力爭鬥愈發激烈,權臣與皇帝之間的利益紛爭引發了結黨營私的歪風。伴隨著悠揚的絲竹之聲,朝廷官員們忙著吹捧與阿諛,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 在這種背景下,田仰被任命為漕運督撫,這個職位掌握著國家經濟命脈。他的成功並非靠自己的才幹和努力,而是得益於老鄉、內閣大學士馬士英的提拔。為了感激馬士英的提攜之恩,田仰決定在家裡設宴。 宴會當晚,華燈初上,田仰的府邸熱鬧非凡。楊龍友和阮大鋮作為嘉賓出席,三人圍坐一桌,杯盞交錯。席間,田仰向馬士英敬酒,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而楊龍友和阮大鋮則以詩詞歌賦讚美馬士英的才華與功績。 然而,在這歡聲笑語背後,南京城的百姓正生活在苦難之中。由於連年的戰亂和官員的腐敗,百姓們飢寒交迫,民不聊生。但在這場宴會上,沒有人提及這些痛苦與不公,只有無盡的阿諛與奉承之聲。 在那個繁華的宴席上,田仰眼神堅定,他宣佈了他的決定。他渴望在秦淮河畔那些豔名遠揚的妓女中,尋找一位才藝出眾的佳人,用三百兩銀子作為聘禮,納她為妾。他的聲音在宴席上回蕩,引起了一陣漣漪。 馬士英,那位宴會的主持人,首先打破了沉默。他嘴角掛著一絲玩味的笑容,表示對這個提議的支援。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期待,彷彿在等待著這場鬧劇的進一步發展。 而阮大鋮與侯方域有過節的故友,也紛紛表示願意協助田仰完成這個任務。他們的臉上都帶著一絲陰險的笑意,顯然是在尋找機會向侯方域報復。 阮大鋮更是直接向田仰推薦了李香君。他知道,這個提議一定會讓侯方域心痛不已。他的眼前彷彿已經出現了侯方域憤怒的面容,那讓他感到一陣快意。 酒宴結束後,揚龍友找到了老樂師丁繼之和卞玉京。他請求他們去勸說李香君。丁繼之和卞玉京雖然知道這個任務有些為難,但他們還是答應了。 當他們來到李香君的住處時,李香君正獨自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秦淮河發呆。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寂寞和無奈。丁繼之和卞玉京心中不禁有些心疼。 他們坐下來,開始勸說李香君。丁繼之溫和地說:“香君,你還年輕,應該為自己考慮一下未來。”卞玉京也點頭附和:“是啊,你一直守著空樓,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李香君輕輕嘆了口氣,她向他們傾訴了自己的苦衷:“我雖然嫁給了侯方域,但他一直忙於事務,很少有時間陪我。但我也不能白半途而廢啊 。”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助和迷茫。 聽完她的傾訴,丁繼之和卞玉京默然無語。他們能夠理解李香君的苦衷,但這件事畢竟涉及到侯方域和阮大鋮之間的恩怨,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當丁、卞二人告訴李香君,有一位大官田仰想要出三百兩銀子娶她做妾時,李香君微笑著回應。她抬起手,輕輕撫摸著那把侯方域贈予的白絹扇,緩緩道:“這扇子,是侯郎與我定情的信物。扇上詩句,情深意重,它如同一根紅線,將我與侯郎緊緊相連,永不分離。它價值萬兩黃金,豈是區區三百兩銀子所能衡量?”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