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謝阿蠻(下)(1 / 2)

話說,皇上賜婚謝阿蠻與高仙芝將軍後。兩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期待和喜悅。他們開始籌備婚禮,無論是宮廷的華麗裝飾,還是民間的喜氣洋洋,都預示著這場婚禮將成為一時的佳話。 然而,就在這對新人憧憬著美好未來的時候,歷史的車輪突然轉向了。安祿山,那個曾經被唐朝視為忠臣的將領,卻在此時舉起了反叛的大旗。他率領起義軍如同猛虎下山,一路所向披靡,直逼長安。他自立為帝,建立了名為“大燕”的國度,唐朝的疆土瞬間被戰火吞噬。 洛陽,那個曾經繁華一時的東都,在起義軍的鐵蹄下迅速淪陷。緊接著,長安,這個大唐的中心,也被起義軍攻陷。戰火燃燒,皇宮化為灰燼,百姓流離失所。唐玄宗,那個曾經英明神武的君王,此刻也被迫離開了自己的都城,逃往西安。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陷入了一片混亂與黑暗之中。謝阿蠻和高仙芝將軍的婚禮被迫取消,他們不得不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鉅變。 安史之亂爆發後,高仙芝身為副元帥,而邊令誠則作為監軍,共同肩負起招募新兵、平定安史之亂的艱鉅任務。然而,儘管封常清這位名將用兵如神,但新招募的軍隊與那些歷經戰火的安史叛軍相比,顯然仍顯稚嫩。在安祿山的猛烈攻擊下,洛陽的防禦迅速崩潰,被叛軍所奪。 封常清與高仙芝緊急商議,決定放棄洛陽,退守潼關,以保衛長安的安危。潼關,這座險峻的關隘,成為了他們最後的希望。 然而,在高仙芝東征的過程中,邊令誠曾向他提出過許多建議,但高仙芝並未採納。這讓邊令誠心生不滿,懷恨在心。當高仙芝退守潼關後,邊令誠利用這個機會向玄宗密報,指責高仙芝與封常清瀆職。他說封常清在與安祿山的交鋒中慘敗,而高仙芝則棄城而逃,並剋扣糧餉。 玄宗聞訊後,憤怒不已。他立刻下令邊令誠帶著詔書前往潼關,處死高仙芝和封常清。邊令誠迅速趕到潼關,先是對封常清進行了處決。然後,他帶著一百名陌刀手,高調前往高仙芝的營地,準備細數其罪行。 在歷史的洪流中,唐朝的邊境曾一度風雲激盪。高仙芝,這位威震四方的邊疆將領,面對突如其來的指責,卻表現得異常冷靜。邊令誠的聲音尖銳而刺耳,彷彿在空曠的戰場上回蕩,每一字每一句都如利箭般射向高仙芝的心頭。 “高仙芝,你退兵之罪難逃!還有那剋扣糧餉之事,你如何解釋?”邊令誠的語氣中充滿了倨傲與不容置疑。 高仙芝的眼中閃過一絲怒意,但很快被他壓制住。他深深吸了口氣,反駁道:“我退兵的確有罪,但剋扣糧餉完全是汙衊!我高仙芝一生忠誠於國,怎會做出此等事?” 他環顧四周,只見自己的部下們面色凝重,眼中滿是擔憂。而封常清的屍體靜靜地躺在地上,彷彿訴說著未完的故事。高仙芝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悲哀,他知道,此刻自己已無法再為自己辯解。 邊令誠冷笑一聲,說:“證據確鑿,你還有何話可說?” 高仙芝沉默片刻,然後決然地走向了死亡。他的背影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孤獨和悲壯,彷彿一尊不朽的雕像,永遠定格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皇宮之中,安史之亂後的宮廷顯得一片蕭條。許多樂舞藝人流落民間,失去了曾經的榮華富貴。這其中也包括了謝阿蠻,她曾是宮廷中的知名舞者,舞姿翩若驚鴻。 得知高仙芝將軍含冤死去的訊息後,謝阿蠻如遭雷擊,心中的悲痛難以言表。她回想起與高仙芝將軍往日的交往,那些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彷彿就在昨日。高仙芝的英勇善戰、忠誠於國,以及他對自己的照顧與關心,都深深印在了謝阿蠻的心中。 她獨自一人來到郊外的一片靜謐之地,那裡有一片青翠的竹林。微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彷彿在低語著高仙芝的英勇事蹟。謝阿蠻站在竹林中,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她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哀傷與憤懣。 她低聲訴說著高仙芝的冤屈,那些被汙衊和指責的言辭在她心中激起了強烈的反感。她堅信高仙芝是一個忠誠於國的將軍,絕不會做出剋扣糧餉之事。她的聲音在竹林中迴盪,彷彿在尋找著公正的回聲。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似乎也在為這位將軍的遭遇而嘆息。 就在謝阿蠻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時候,突然一陣腳步聲打破了竹林的寧靜。她抬起頭,只見一家三口逃難的人家正向這邊走來。那家的男子名叫李蘭華,曾是高仙芝的部下,因在戰場上受傷而退役回家。李蘭華遠遠看到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在竹林裡哭泣,心中不禁生出了好奇。 當他們走近時,李蘭華聽到謝阿蠻的自言自語中提到了高仙芝將軍的名字。他心裡一震,想起了自己曾經的上級,那位英勇無畏、忠誠於國的將軍。他不禁停下了腳步,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高仙芝的事情。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