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額外增加十兩銀子作為酬勞,這已經是最高價了哦!”
聽到這話,徐祥清緩緩轉過身來,臉上露出一絲驚訝和喜悅之色,他回應道:“若是再加十兩銀子,那我便考慮將其賣給你。”然而就在此時,一個身材魁梧、膀大腰圓的壯漢突然發話,聲音洪亮如雷貫耳:“給五十兩銀子,我就讓徐老伯把玉如意賣給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五十兩銀子對於董興德來說並不是小數目,這樣一來他幾乎沒有利潤可言了。但一想到這筆交易背後潛在的巨大財富,董興德還是強裝出一副忍痛割愛的模樣,咬著牙點了點頭,表示同意。而徐祥清根本沒有理會那個壯漢所說的話,毅然決然地決定將玉如意賣給了董興德。
在一個寧靜而平凡的黃昏,董興德滿心歡喜地帶著收到一塊玉如意回到了家。他的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和得意,彷彿撿到了什麼大寶貝一般。妻子柳氏遠遠地看到丈夫那春風滿面的樣子,心中不禁好奇起來,猜想這次外出丈夫定是有了什麼意外之喜。
柳氏心中暗自高興,趕緊拉著女兒董玉的小手,兩人一同走到門口,熱情地迎接董興德的歸來。董興德一進門,便迫不及待地將手中的玉如意展示給妻子和女兒看。
他得意洋洋地笑著對柳氏說:“娘子,你猜猜看,我這次出門碰到了什麼好事?我可是撿了個大漏啊!”
柳氏好奇地接過玉如意,仔細端詳著,只見它晶瑩剔透,雕工精細,確實是一件難得的寶貝。但她還是不敢相信地問:“相公,這東西真的這麼值錢嗎?要是真的,我們家可真的要發達了。”
董興德信心滿滿地回答:“娘子,你放心吧,這塊玉如意絕對是個寶貝。我只花了四十兩銀子就把它收了,要是轉手賣出去,至少能賺一千多兩銀子呢!”
柳氏聽後,驚喜交加,連聲讚歎:“相公真是好眼光,我們家這次真的要翻身了!”
就在兩人興奮討論的時候,董興德兩歲的女兒董玉突然拿起那塊玉如意,好奇地玩弄起來。她似乎對這塊玉如意情有獨鍾,愛不釋手。
董興德看著女兒與玉如意的親暱場景,心中靈機一動,笑著對柳氏說:“娘子,我看我們女兒這麼喜歡這塊玉如意,不如就給她起個小名叫玉如意吧,也算是紀念我們家興旺發達的開始。”
柳氏聽後,覺得這個名字既吉祥又富有紀念意義,便欣然同意了。從此,他們家的小女兒便有了一個寓意深遠、充滿吉祥的名字——玉如意。
果然不出董興德所料,當他將那塊玉如意以高價賣出後,立即獲得了近兩千兩銀子的利潤。這筆鉅款讓董興德信心倍增,他決定藉此機會擴大自己的金石玉器店鋪。他租下了更大的鋪面,聘請了更多的工匠和夥計,生意也日漸紅火起來。
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董興德的店鋪成為了當地最有名的金石玉器商店,他也因此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而那個曾經只有兩歲、拿著玉如意玩耍的小女孩董玉,如今也長成了四歲的大戶千金,她的名字更是與那塊玉如意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
然而,正如俗話說的那樣,人怕出名豬怕壯。董興德的暴富並沒有逃過縣太爺的眼睛。這個貪婪無恥的縣官,一直在尋找機會狠狠敲詐董興德一筆。
一天,縣太爺帶著幾個手下,親自上門拜訪董興德。董興德雖然心中有所警惕,但還是熱情地招待了這位縣太爺。
縣太爺坐在堂屋裡,環顧著四周的金石玉器,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他假意誇讚董興德的生意興隆,隨後卻話鋒一轉,說道:“董老闆,你生意做得這麼大,可別忘了給縣裡交點稅賦啊。”
董興德心中一緊,知道縣太爺這是在敲竹槓。他強裝鎮定,微笑著回應道:“縣太爺說得是,我自然不敢忘記對縣裡的貢獻。只是我的生意雖然紅火,但利潤並不高,還要養活這麼多夥計和工匠,實在是難以承受太重的稅賦啊。”
縣太爺聽後,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他冷冷地說道:“董老闆,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我知道你賺了不少錢,但稅賦是必須要交的。如果你不交,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董興德心知肚明,這個縣太爺是在威脅他。但他也清楚,自己現在已經成為當地的大戶,不能輕易示弱。於是,他依然保持著微笑,堅定地說道:“縣太爺,我自然會按照規矩交稅。但我也希望您能公平對待我們這些商人,不要讓我們承受過重的負擔。”
縣太爺見董興德如此堅定,知道再威脅下去也沒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