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江南道潤州,有一個姓杜的人家,乃是長安世宦之族,在隋唐年間出過不少宰相,如貞觀名相杜如晦等,皆出杜氏。當時長安民諺有云“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其中之“杜”,便是指杜家簪纓之盛。杜濟之家,為杜家在江南的分支。
杜濟在本地為官,雖然官職不大,但也算後起之秀,前途遠大。杜濟少年成名,少年得志,不免有些心高氣傲,恃才傲物。他二十出頭,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加之杜家本是世家大族,杜濟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飽讀詩書,文采飛揚,又生得一副好相貌,丰神俊朗,一表人才,故此,雖然杜濟年紀尚輕,但追求他的女子卻也不在少數。
然而,杜濟卻偏偏對一名官妓曉媚環情有獨鍾,兩人也曾有過一段美好的愛情。曉媚環雖然是一名官妓,但她出身書香世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且生得容貌清麗,蕙質蘭心,頗有才情。杜濟與曉媚環相識於一次宴會之上,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自此之後,杜濟便對曉媚環念念不忘,曉媚環也對杜濟頗有好感。兩人來往日密,漸生情愫,最終私定終身。
不久之後,曉媚環便懷有身孕,為杜濟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杜秋娘。杜秋娘繼承了母親的才情和美貌,自小便聰明伶俐,善解人意,深受父母寵愛。杜濟對曉媚環母女倆關懷備至,呵護有加,一家三口倒也過得其樂融融。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杜濟官職不斷攀升,他的應酬也越來越多,漸漸地冷落了曉媚環母女倆。曉媚環雖然理解杜濟的忙碌,但心中難免有些失落和怨言。杜濟對曉媚環的抱怨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已經給了曉媚環母女倆足夠的生活保障,已經仁至義盡。兩人的關係開始漸行漸遠。
終於有一天,杜濟在應酬中結識了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子,兩人一見鍾情,很快便打得火熱。杜濟將這位女子金屋藏嬌,終日沉溺於溫柔鄉中,對曉媚環母女倆的關心更是少之又少。曉媚環心中雖然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她知道杜濟已經變心,再也無法挽回。
杜濟的冷落和背叛讓曉媚環倍感心寒,她決定帶著女兒離開這個讓她傷心的地方。杜濟雖然心中有些愧疚,但也沒有過多挽留,他深知自己已經無法挽回曉媚環的心。
不久之後呢,杜秋娘的母親曉媚環也因為操勞過度,永遠的離開了杜秋娘。杜秋娘站在家門口,看著母親曉媚環瘦弱的背影消失在村口的塵土之中。那是她最後一次見到母親,那個溫柔而堅韌的女人,為了家庭的生計,已經不知疲憊地操勞了多少個日夜。曉媚環的離世,像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了杜秋娘年幼的心頭,她知道,從此她將孤身一人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
母親去世後,好心的鄰居把杜秋娘接過去撫養,杜秋娘天生麗質,容貌出眾。她的眼睛明亮而深邃,彷彿能洞察人心;她的嗓音清脆悅耳,每當她唱歌跳舞時,總能吸引眾人的目光。她繼承了江南女子的靈秀與才情,無論是琴棋書畫還是舞蹈茶道,她都能輕鬆駕馭。然而,命運似乎並不眷顧這位才貌雙全的女子。
在杜秋娘八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兵禍席捲了她的家鄉。房屋倒塌,田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好心的鄰居見杜秋娘孤苦無依,便將她接到了家中撫養。然而,鄰居家的生活也並不寬裕,為了生計,收養的鄰居不得不將杜秋娘變賣給了當地最紅火的煙花之地——“藏嬌樓”。
在藏嬌樓繁華喧囂的大堂中,紅燭搖曳,樂聲婉轉。頭牌金牡丹輕歌曼舞,她的每一個轉身、每一個微笑,都引來無數讚歎的目光。然而,在這一片喝彩聲中,她的眼神卻不經意間落在了一個安靜角落的女孩身上。
杜秋娘坐在那裡,臉龐清秀,眼眸中閃爍著堅定而明亮的光芒。她的氣質與眾不同,即使在這喧囂的環境中,也保持著一份淡然的寧靜。
金牡丹緩緩走向杜秋娘,微笑著伸出手來,輕聲說道:“小姑娘,你叫什麼名字?我注意到你很久了,你的眼神中有一種特別的光芒。”
杜秋娘有些驚訝地抬起頭,看向金牡丹,她的眼中閃過一絲羞澀和敬意:“我叫杜秋娘,初來乍到,還望牡丹姐多多指教。”
金牡丹眼中閃過一絲欣賞,她輕輕地拍了拍杜秋娘的手背,說道:“秋娘,你的才華和美貌都將是你未來的財富。我會為你安排最好的師傅,教你琴棋書畫和舞蹈茶道。相信我,只要你用心學習,將來必定能夠在這藏嬌樓中脫穎而出。”
杜秋娘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她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多謝牡丹姐的栽培和提攜,秋娘一定不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