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鳳姐的難題(1 / 2)

小說:紅樓尊 作者:落落的落落

賈蓉感受著烏家兩兄弟的誠意,猜到其心中所想,因此溫和道:

“我既說過若你們認清錯來,保你們無恙,如今念你們在黑山村荒僻之地天寒地凍,勞苦功高,既有心認錯,態度也心誠,自然不會看著你們有事。”

比起馮紫英、林朝、馮進等這些沒利益不能共事的外人,家裡的這些下人就聽話許多,也好用太多。

他們靠著賈家吃飯,賈家也靠著他們吃飯,命運共同體,生死皆在賈家身上,只要賈蓉有容人之量,懂得用人,他們就會是最好的員工。

儘管有些坑貨,但不礙事,誰家還沒個拖後腿的,有本事的人只要貪得不明顯,賈蓉都能放過,沒本事的人不貪都算坑,能帶,沒本事還貪的則是蛀蟲,這就要清理了。

烏家兄弟聽得賈蓉此言忙下跪磕頭。

賈蓉接著道:“清退折銀可帶了來?”

兩兄弟將各自馬匹鞍下皮層中密封的夾層劃開,這才將裡面包了幾層油紙的銀票拿了出來。

兩匹馬這才讓人牽了下去餵養。

賈蓉接過銀票道:“這樣罷,忠叔叔只管先去我嬸子處,我稍後再來,到時自然多些便宜。”

兩人又磕頭道謝,烏進忠自去西府投帖,賈蓉則和烏進孝詳細瞭解了滿洲歷史。

元末清初,南方各路起義軍反王動搖元蒙統治,努爾哈赤帶著後金偷家,因此關外被打得稀爛,之後順治拔民,再後則因關內大量移民進入威脅了滿清八旗的生存環境,關東封禁。

直到武安太祖稱帝金陵,守國門定都長安,寧榮二公封地亦放在了關東,既算前沿陣地,又有漢家基礎。

賈蓉從地圖上略略一算,應該是前世遼寧丹東位置,其他就不知道了。

神威帝南滅南越,立安南省,北吞蒙滿,東立滿洲省,蒙元版圖歸山西省管轄。

又問了更遠的吉林將軍駐地,烏龍江板塊資訊,可惜烏家在滿洲四代躬耕,卻也不知道往北的地理資訊,更別說三江灌區了。

賈蓉北大荒計劃以及無常大米奢望也因此暫時胎死腹中,前世不曾嘗得特供米,就看今生能不能實現。

這時張耀祖來稟報,說禮單數目對了,賈蓉才去天香樓請了賈珍以及餘祿來做人情,自己則帶著烏進孝往西府而去。

鳳姐看著地上的烏進孝,這等大事已經不是她能做主的,早差了人讓人請賈璉去,計較一番才能往裡稟報。

此時面前的三十六萬兩銀票已經不香,變成了燙手香芋,就連西府上次跟著東府分銀,很是富貴了一場,也沒有面前的銀兩多。

關鍵這不是正常收入,而是榮國府封地田莊烏家貪墨銀兩,整整三十年的記錄,分到每年上也不多,壞在規整之後觸目驚心。

就烏家一家如此,那本地田莊,以及賴家、周家、林家等,又不知貪墨了多少。

寧國府去年清退不過五十多萬兩,想來榮國府,必然過百萬之數,只是背後主子太多,不好推行,也沒有魄力推行。

“你們這些在外生產做事的,按說賈家也不曾虧待你們,有賈家的一分,就有你們的半分,此乃舊例,今日看這樣子,是要和賈家五五分賬了麼?”

烏進忠在下面只跪著不敢抬頭說話。

按羽朝如今的規矩,佃農和地主的分成基本在三七分,地主拿七成,佃農拿三成,這叫地租。

清朝取消了人頭稅、徭役,將其攤丁入畝,田稅由地主出,只是佃農要出完丁費用,還有一體辦差義務,即差徭。

羽朝沿用前制,除了戰爭消耗以及天災人禍,平常年景已經算豐年,才會十年成就元豐之治。

如今宣德帝不過也六年,已經在神威帝敗光家底之後開始顯現盛世景象。

如此去歲寒災才能沒波及到今年的生產,不過經濟停擺罷了。

賈家在黑山村的田莊屬於封地,地租免了,烏家完丁費用也不用出,且屬於家奴,不屬於屯戶,差徭也不用出。

因此賈家的這個條件已經算豐厚。

豐年烏進忠除卻開支能給烏家賺回五千兩上下,災年打打擂臺賈家還給減免,如此平均每年貪墨一萬多兩銀子。

賈璉聽到鳳姐傳話,涉及三十六萬兩白銀,只交代幾句撂下手中之事就趕馬急回。待得賈蓉帶著烏進孝報門進去,賈璉也已經趕到了。

“蓉哥兒好大的能為,竟能為西府揪出如此大碩鼠。”

鳳姐見得賈蓉進來,沒好氣的對著他埋怨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