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後的最大勝利國就是中國,而中國也每一次都為國家帶來了更為龐大的收益。
有時候,特別是這些天,埃裡希.雷德爾甚至覺得中國人已經瘋了,可是……他們有發瘋的資本,這個國家已經太大,完全有能力同時打敗英美兩國。
德國要做的就是對付法國和俄國。
胡楚元和埃裡希.雷德爾談論的東西並不多,但在別人看來卻很神奇,他似乎是很輕易的讓高傲的埃裡希一雷德爾低頭,願意用“買”
的方式從中國購買4艘剛果級巡洋艦和4艘潮雨級驅逐艦,另外尋找一些新的技術。
他們以為神奇,只不過他們沒有明白真相!
胡楚元就像是在倒計時,每過一天都要數一天。
距離他離任還有45天的時候,終於傳來一個訊息一一日本和俄國正式確認加盟大西洋協約聯盟組織,做為回報,大西洋聯盟會給予日、俄共同體市場地位,特別是給予日本更多的貸款和技術援助。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日本和俄國都很討厭。
日本的工業和技術實力實際上要比波斯、波蘭都強,它最大的問題只是缺乏資源和市場,而大西洋協約聯盟一次性給它解決了這些問題。
人口是戰爭的基礎。
以現在日本的人口基礎,拼命推出700萬的部隊是可能的,當然,實際戰力絕對遠遠比不上另一個二戰,不管怎麼說,真正打仗還是要靠精銳兵力,二線部隊永遠是二線部隊。
這就是為什麼國內一直在保持84個陸軍師編制的同時還要配置國民警衛軍的52個師級編制,這些就是用於預備的二線師團。
對胡楚元來說,距離他任滿離職的時間已經是越來越近了。
最後的時間,他大多數的時間都是用來討論備戰的問題,或許在英美法俄日看來,他們的勢力越大,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就越低,可是,事實恰恰相反,沒有俄曰或許還能不開戰,有了俄日,這場戰爭就肯定要打了,除非美國人把原子彈都造出來了,而且比中國早造出來。
可能嗎?
正如胡楚元的推測,大西洋聯盟根本沒有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想法,他們只是想透過膨脹實力來避免戰爭的爆發。
然而,有一些事情是註定要出現的。
歷史存在著某種必然性,這一點,胡楚元可能也未想過。
恰如埃裡希一雷德爾的判斷,中國是一個瘋狂的國家,比德國人更為瘋狂的相信戰爭的力量。
關於這個問題,這也絕非是胡楚元所希望的,但又恰恰就是這樣的。
從中國全面開始學習德國,效仿德國,在從德國引入技術的同時,也將一種特殊的思想帶入了中國一一軍國主義,軍隊就是國家的支柱,國家的靈魂,國家的基石。
現在的中國,沒有什麼理想比成為一個偉大的職業軍官而更閃耀。
幾乎,所有最有天賦的年青人都想成為職業的軍官。
在中國,職業軍官不僅有著豐厚的待遇,也有著卓然高於其他階層的社會地位,他們被人們熱烈的推崇著,像是無數希臘英雄那樣的被歌頌和傳唱著。
陸廣荃、李開鄴、段祺瑞、楊宗礪、張時英、馮國璋、葉富、林永升、鄧世昌、薩鎮冰……這些海軍、陸軍的元帥正被中國人當作神一般的存在而美化著,崇拜著,並影響越來越多的青年精英投身軍隊。
當一個民族不害怕戰爭,它既可以變得異常強大,也會變得無比的可怕,雖然也有很多有識之土在擔心著中華民族德國化後的隱患,擔心著這種對戰爭和軍事力量的過分盲目的崇拜。
可是,沒有人能夠阻止。
因為,胡楚元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在資政園裡生活的太久,已經失去了對整個社會進行中立判斷的立場基礎,正如另一個時代的另一個人。
他遠離了社會,卻又在控制著整個國家的機器。
或許,哪怕是真的戰敗了,胡楚元也不可能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或許,他還能彌補這個致命的缺陷,因為他實在是太有錢,他給這個國家也積存了太多的財富。
他究竟有多少錢?
實際上已經很難統計,幾乎每一天,他的財富還在不停的上漲。
中國中央政府的財富同樣是如此。
中國正在為一種共同富裕的夢想所引導著,折磨著,為了急功近利的追求“大公世界”,為了讓所有的中國人都變得無比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