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充分運用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同時吸引美國在太平洋進行海軍大決戰。
當然,在實施這樣的攻擊計劃的同時,對俄國也一定給予非常強大的壓迫力,迫使俄國無力攻擊德國、波蘭,給德國足夠的時間佔領歐洲大陸。
為此,國家軍事委員會將主力陸軍分成四個部分,一個是圍繞著新西伯利亞和哈薩克駐紮的北線集團軍,另一個是駐紮在中亞的西線集團軍,第三個是駐紮在雲南地區的西南集團軍,第四個部分是駐紮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地區的南線集團軍,提前擴張海軍陸戰師的目的就是要用海軍陸戰師配合南線集團軍,以及南洋聯軍,同時進入澳大利亞作戰。
在澳大利亞內部,中央機密局也在組織華工部隊,秘密向澳大利亞華人地下武裝運送軍火裝備。
四個方面的集團軍總指揮官都已經按部就班的選擇好了,楊震麟擔任北線集團軍總指揮,陳銘樞、蔣光鼐擔任副總指揮,李濟深擔任西線集團軍總指揮,馬季疆和黃玉昆擔任副總指揮,張孝準擔任西南集團軍總指揮,白崇禧擔任副指揮,蔡廷鍇擔任南線集團軍總指揮,顧祝同擔任副指揮,關麟徵擔任東北集團軍總指揮,馮玉祥擔任副指揮。
這些人的班底搭配基本在1930年之前就經過了多次考慮,也充分尊重個人的選擇和意願,從1930年之後,他們基本就開始投入到整個作戰計劃的籌備中,多次秘密赴可能開戰的地區考察實際情況。
唯一的變動是北線集團軍總指揮,因為胡楚元當時和李開鄴預定的北線集團軍總指揮是蔡鍔,這是最佳的人選,只是蔡鍔後期升到了國家軍事委員會的副委員長,兼任副總統一職,這就不能再去擔任北線集團軍的總指揮。
除了太平洋戰區和非洲戰區,真正主戰區的總指揮還是以陸軍為主體,這也說明中國依然是以陸軍為主。
中國和德國終究都是世界上最強橫的陸軍之國,雖然兩國在海軍和空軍的投入也都不低,總體而言,陸軍依然佔據最為龐大的投入比例。
吃過了遠東戰爭中早期準備不足的虧後,這一次,中國在後勤裝備的儲備上是非常充分的,到1937年4月,軍隊已經全面換裝從M30式自動步槍,並以M30式步槍做為基礎原型研發了多個衍生型號,總儲備置高達七百萬支,戰時擴大產能的情況下,每年可另外生產三百萬支。
除此之外,軍方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效能可靠BM15式半自動步槍,用於列裝國民警衛部隊,並大量授權亞歐同盟的其他工業較為發達的國家自行生產。
德國此時已經轉移了M30式自動步槍,並在此基礎上另外研發了MG30型自動步槍,用於德意志帝國陸軍裝備。
CM33系列做為新型的通用機槍,CM28…11mm系列是主力的重型機槍,這兩款機槍幾乎都是中德聯合研製生產,統一兩國陸軍裝備,也做為亞歐同盟的通用常規步兵武器列裝。
中國陸軍在1928年完成了新一代的坦克全面換裝,整體列裝七…25式中型坦克、七…20式輕型坦克、七ZB…10系列步兵多功能裝甲車的換裝,並從1936年開始秘密的大規模生產新一代七…35式主戰坦克。
中國是坦克之祖,最早從事坦克和裝甲車研製的國家實際上是英國,中國相比英國晚了幾年,但中國在這個方面的投入和貫徹一直是非常強勢的。
坦克和裝甲車機動作戰的整體戰術理論都是在中國完成的,整個世界範圍內都是在跟隨中國的戰術,可不管怎麼說,中國在這方面的優勢依然是明顯的,不管是整體戰術的執行能力,裝備的生產和研究能力,整體的配套和維護能力,中國陸軍在國際世界都牢牢佔據著第一的水平。
為了拉開雙方在新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差距,中國從1920年開始全面啟動208工程院後,坦克的技術研究一直都保持在最重要的行列。
從1920年開始,中國208工程院就試圖製造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型坦克,這種坦克將會做為真正的主力坦克,成為整個機械化作戰的核心力量。
按照要求,這種坦克必須在機動效能、防禦能力、火力、航程和越野效能上都達到一個非常高的平衡,形成絕對數量上的優勢,簡化整個後勤維護的壓力,實現大規模機動作戰。
誕生於1925年的七…25坦克就是這種新型坦克計劃的先行者,由於受制於一些新技術運用的不成熟性,特別是新型柴油發動機的問題,以及造價的問題,七…25坦克並沒有真正完成實現這個目標,淨重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