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部分(1 / 4)

小說:龍牙神兵 作者:圈圈

“哼!膚淺的解釋!~”李賀撇撇嘴。

秦昊冷笑:“什麼叫不付膚淺呢?呵呵……想知道對對子的由來和詳細的詮釋啊?好啊……”秦昊緩緩說道……

“對對子,俗稱“對課”,是漢文化在社會生活中貫古通今,應用範圍最廣泛,生命力最強,最精煉也是最經濟適用的文學藝術。也叫對聯對聯是我國人民喜聞樂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是語言藝術,書法藝術和裝飾藝術的完美結合。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又稱聯語、楹貼等等。所謂對聯,是指結構形式上由上下兩句構成,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講究對偶的一種聯語。楹聯是與中國傳統建築格式有關,古代時稱一間為一楹。楹:指的是廳堂前的柱子,將聯語懸掛或貼在柱子上就叫楹聯。對子是民間對對聯的習慣稱謂。聯語又與律詩有關,律詩講求對偶,其中第三句與第四句,第五句與第六句類似兩副對聯。因此,對聯被譽為“詩中之詩”,是漢語言文學中的奇葩,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珍寶。關於對聯的產生年代,歷來眾說紛紜,傳統的說法是最早的對聯始於五代,認為後蜀主孟昶所作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對聯。對子又叫對聯、聯語,貼在楹柱上的稱楹聯……”

對子就是對偶句,由上下兩對句組成。上句稱上聯也叫上支,下句稱下聯也叫下支。律詩的中間兩聯即為對偶句,賦與駢體文中也多有對偶句。

千百年來,佳聯絕對,層出不窮,成為漢語言園圃中的瑰寶奇葩,受到文人的追捧和民眾的喜愛……

對聯以單聯(即單上聯或單下聯)的字數為計算言的依據。上、下聯各四字的為四言,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也。以此類推,還有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以上可以稱多言。更有多達幾十言,上百言的稱長聯,如雲南昆明大觀樓孫髯所作之天下第一長聯,全文180字,90言之多。又如書法家黃濟雲所書南京長聯,共256字,128言。

秦昊說的眾人目瞪口呆……他莞爾一笑:“怎麼樣?還想要我再繼續說下去麼?”

柳生美子跳起來拍手:“哇!秦昊好厲害啊!什麼都知道……”

1002【戰火持續升溫】

1002【戰火持續升溫】

李賀撇撇嘴:“你小子,就會說些沒有用的廢話……哼!到底行不行,還得靠咱們比試過之後才知道,對對子!那可是要有真才實學的!”

李賀大拇指一指自己:“我年輕時候,就是學古代文學的,我李某人不才,只是碩士學位而已,不知道你是什麼學位呢?”

秦昊指著自己的鼻子:“我?我是碩爹學位的!”

“碩爹學位?”眾人愣了一下,隨後才反應過來,李賀也意識到,這貨居然罵自己:“小子你……”

李賀平復下來,他不想和這小子多做廢話了……

“我們來對一下如何?是你先還是我先呢?要不你先吧!看你能出個什麼樣的對子。”

秦昊打了個哈欠:“我不!你先來吧!老東西,我一向都是很敬老的……”

這話又給李賀氣了個半死,這貨想了想……

還是在對子上勝過他吧!這傢伙來了句:“煙鎖池塘柳!秦昊先生,對一下吧?”

秦昊淡淡一笑:“五行絕對是麼?”李賀臉色微變,萬慕白問了句:“秦昊,什麼五行絕對?”

秦昊嘻嘻一笑,解釋起來:“傳說乾隆年間的一次開科考試中,兩考生脫穎而出,伯仲難分。考官只好將考卷呈乾隆皇帝欽定。乾隆閱後也難下定論,於是口諭:“朕明日出句,命二生續對,對高者為狀元。”此時的乾隆正巡遊江南,駕臨杭州。次日晨起,眼看那西子湖畔楊柳青青、煙霧鳧鳧之良辰美景,皇上欣然提筆出句:‘煙鎖池塘柳’。”

“二位考生見到這比出句後,反應各異:甲生一看,大驚失色,惶惶而去;乙生苦思,良久無對,怏怏離開。結果,甲生被乾隆欽點狀元,眾臣不解。乾隆道:“朕這一出句五字均為形聲字,且其偏旁恰好構成‘金木水火土’五行,如此難度,當屬絕對。甲生能在瞬間斷定無對,其才華肯定高於乙生一籌也!”也正因為這一五行出句既奇又絕,果然不出乾隆所料,已成多年來少有的傳世絕對!”

“直到近代,有人遊覽廣州鎮海樓時,才從樓下的炮壘遺蹟中偶得啟發,以“炮鎮海城樓”對之。這一對句不僅尤以“鎮”對“鎖”傳神,而且其五字偏旁也與出句五字偏旁完全一樣。不過,出句描繪的是大自然綠柳含煙、池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