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那名保鏢老大走了過去,很直接地道:“張公子,這個人很厲害,我們兄弟加起來都不是他的對手。如果您實在要打,我們硬著頭皮也得上,但最後您的面子……”
那公子哥一聽,也傻眼了,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一個真正的高手,只能自嘆倒黴。
李晨倒也沒有深究,拍了拍手,帶著蘇鳳骨和吳玉瓏離開了,這種地方的確不是他們待的。
果然,後來是他們回到濱海市之後,網上就傳來了訊息,說是三亞一帶,發生了富家子弟聚眾的事情。
不過,這只是一個小插曲,總的說來,這幾天李晨一家人在三亞玩得很開心,李母的病情也大為好轉,從三亞回來之後,就很少再犯了。
回來之後,李晨便著手開始發電廠的事情。為此,他先在公司內部召開了會議,把公司的幾名高管,還有郭松江和馬前進兩位大股東叫來,大家坐下來研討了此事。
首先,李晨把這個專案大致介紹了一下,然後讓大家發言。
可是,大家卻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亂講話,畢竟這麼大的專案,如果說錯了,到時追究起責任來,恐怕誰也承擔不起。
李晨看出大家的顧忌,笑了笑道:“現在只是讓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不一定要說得很對,只要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就可以了。”然後又對郭松江道:“郭總,你就帶個頭吧。”
郭松江是一個比較謹慎的人,他想了想道:“李總,這個專案投資太大,動輒都是十幾億,而我們公司雖然總價值不止這個數,但要一下拿出這麼多的現金,只怕不是容易的事情。並且投入進去之後,回收漫長,萬一這中間集團的其它公司出現問題,咱們可怎麼辦?”
財務部部長立即點頭,附和道:“是啊,我覺得郭總說得很對,現在我們集團總共的流動資金在三到五億之間,而這些資金隨時都在流動之中,如果被攔腰抽走,那就會出現資金鍊斷裂,到時會對集團下屬公司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個人認為,目前我們集團的實力,還不足以進行這樣大的專案。”
蘇鳳骨是運營部長,她參加了會議,也贊同郭松江的這個意見,但她又提出了另一個可以實施的方案,只聽她道:“如果我們再找幾家,大家合作,一起均攤,那麼攤下來,每家投資的金額就會大大降低,達到李氏集團可以承受的水平。”
聽了她的話,其他幾個都小聲議論起來,顯然對這個建議比較認同。
這時,蘇鳳骨又道:“這個專案總共運作的資金可能會達到二三十億,我們公司牽頭,其中可以起到龍頭作用,從而獲得運營大筆資金的經驗,這對公司以後的發展也很幫助。”
馬前進突然道:“要做就一家做,人多了,自然就亂了套,到時內部鬧了起來,那專案就擱在那裡了。”
他的話雖然不中聽,但是卻十分有道理,因為在商界經常有這種事情發生。幾家老闆聯手做一個專案,事前說得好好的,可在實際運作中,卻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一旦矛盾激化,那這個專案也就完蛋了。如果有誰能獨自承擔,這時可能會接過來繼續做,但如果沒有人接這個爛攤子,那就成了爛尾樓,有時一拖十幾年都不能解決。
到會的幾人都默不作聲,只聽馬前進又道:“我認為,這個專案可以做,但是必須我們自己做,不敢摻和外人進來。反正咱們集團下面,有一些公司不怎麼景氣,把它們全都拍賣了,換取大量資金,然後投入到這個專案中去,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李晨有點詫異,這馬前進從來都喜歡跟他唱反調,這一次倒是個例外。只不過拍賣公司的事情,他有些不贊同,因為這些公司裡有大量的員工,如果公司沒了,他們就會失業。作企業不能光想著自己賺錢,還有一定的社會責任,而且這件事情如果真的做了,政府可能也會出面施加壓力,畢竟大批失業人員會造成當地社會的不穩定。
蘇鳳骨立即說出了李晨的想法,因為她老爸是市委書記,所以對這方面比較側重,馬前進聽她這麼一說,也不哼氣了,會場再次陷入僵局。
這時,李晨開口了:“剛才聽了大家的意見,說得很不錯,我總結了一下,認為聯手其它公司,一起做這個專案比較合適,但是馬總說的也很對,如果幾家不團結,鬧矛盾,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只能找關係很近的人。”
說到這裡,他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道:“這樣吧,我先去電力局一趟,跟他們談一下,看看到底建一個電廠,到底需要多少資金,到時我們再開會研究,大家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