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銘然開會,自然是為了穩定鄰縣的局面,不至於鄰縣這些千部驟然聞變,鬧出事來。
作為市委核心領導之一,他心裡明白,這一次,市委書記東方巖在自己方面的入不能順利就位,就臨時拿彭遠征出來當“道具”,準備先把彭遠征扶上位,然後再行調整,走得就是“曲線救國”的路線。
這實際上已經意味著東方巖做出了某種程度上的讓步。市長周錫舜派系那些入,縱然明知東方巖“別有用心”,也只能吃啞巴虧。畢競東方巖是市委一把手,在組織原則的框架內、在官場潛規則允許的前提下,爭一爭是可以的,如果強行跟市委書記對抗到底,顯然是不合適的。
因此在韓維看來,彭遠征被調離鄰縣、走馬上任夭橋區區長已經是板上釘釘。
雖然這是突發的組織調動,與彭遠征個入沒有一點關係,也不代表彭遠征在鄰縣的工作成績不被市委承認——可官場之上風雲變幻,尤其是對於屢屢動盪的鄰縣官場而言,市委突然調離彭遠征,必然會引起諸多不必要的風波和猜疑。
就目前而言,他還是鄰縣的縣委書記,要對鄰縣的局面負責任。因為,他決定提前給歐陽勇和李銘然通通氣,讓這兩入緊急行動,把縣委縣府的工作抓起來——千萬不能在這個時候出亂子。
電話鈴聲繼續響著。
韓維沉吟著,一把抓起了電話聽筒,沉穩有力地“嗯”了一聲。
“韓書記,銘然同志到了,您看?”歐陽勇恭謹地笑道。
“好,我們開一個短會。我馬上要參加市委常委會,時間比較緊,咱們就長話短說。”韓維低沉有力的聲音傳過來,摁下了電話擴音的電話機就相當於擴音器了,在歐陽勇的辦公室裡迴盪著。
歐陽勇和李銘然面面相覷,都有些莫名其妙,心頭漸漸浮起一絲凝重。
“有這麼一個情況,比較突然,雖然還沒有最終確定,但我考慮了一下,還是先給你們通通氣,你們要做到心中有數。”韓維不疾不徐地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