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的精良武器更符合戰爭的需求,這就是從不追求完美的現實世界的法則。
由羅正道下令建立在海口城附近的火藥作坊有著一套嚴格的安全檢查制度,不允許使用任何鋼鐵製品,凡是必須用到金屬的地方一概用銅器替代,連工人的靴子上都不許用鞋釘,免得意外摩擦出火花。之所以制訂出如此嚴苛的規定是非常有必要的預防措施,火藥作坊是守著一大堆易燃易爆品的高危地帶,只要撞出一個不起眼的小火星,你馬上就能知道土飛機究竟是怎麼飛上天的,沒錯,是炸飛的。
黑。火藥對擁有石松孢子粉這種得天獨厚天然爆炸物的新世界,無疑是一項雞肋發明,若不是外購渠道受阻,石松孢子粉快斷頓了,無論是從使用方便程度還是價格成本來分析,製造火藥與採購石松粉作個橫向對比都沒什麼競爭優勢。
如今羅正道是迫於無奈盤算著生產栗色火藥應急,事情說白了,跟舊世界二戰時期漢斯貓斷絕了大部分原油來源,被迫利用本土的煤炭研究“煤轉油”技術是一個性質的。軍工品可以不在乎成本也不必在乎效能如何,核心問題也不是好不好用,再糟糕也比沒武器用強吧!
神殿和教團對瓊州的圍攻戰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持久戰,那些狂信徒不會因為羅正道的資源短缺就放棄進攻,不論為爭取勝利付出的代價是多麼高昂,終究要比承受戰敗來得廉價。
在舊世界,製造槍枝不算技術活,不考慮法律因素,隨便找一家鄉鎮企業級別的五金作坊都能勝任造槍工作,類似化隆造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