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聊起天。因為是高三的緣故,崔玲還在學校上晚自修。肖阿姨指了指書房,說:“你崔叔叔心情不太好。”
江之寒哦了一聲,也沒有深問。
沒想到肖阿姨主動的說:“他有個妹妹,小時候感情很好的,自然災荒年間實在養不活了,就送了人。你崔叔叔母親去世的時候,拉著他的手,說對不起這個女兒,讓他以後有條件了一定要把這個妹妹找回來這幾年,你崔叔叔也是去找人幫過忙的,但還是杳無音訊,應該早就不在中州了就是不知道去了哪裡?所以,每年你崔叔叔母親去世的那幾天,他心情都很糟。”
江之寒留下請柬,顯然今天不是適宜談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大概講了兩句來的目的,便告辭出來。心裡想著這個事情,很顯然自己也不可能幫上忙。以崔叔叔的權高位重,他在公安系統民政系統能夠找的人應該都找過了吧。出了中州,茫茫中國如此之大,又到哪裡找去?
當初最終決定是做中州特色菜,還是做粵菜的時候,是江之寒拍板,選擇粵菜的。雖然做所謂復古的中州歷史名菜也有賣點,相對更閤中州人的胃口,江之寒還是覺得類似的競爭者太多,包括幾家想要招商過來一起開的餐館。
江之寒作這個決定,雖然有些所謂的分析,但至少一半還是憑的是直覺。他沒做什麼市場調查,即使有調查也不見得能得到準確的反饋。程宜蘭就說了,做生意有時候靠的也就是直覺。試著去做,實在行不通,撤出來換一個,如果有幸沒有破產的話,希望終於能找到賺錢的那個選擇。
江之寒也同意她的觀點。慢慢的,他也認識到,很多商業決定不是理論上一整套分析過程走過來,就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的,很大程度上靠的還是領導者的眼光和判斷力,當然眼光和判斷力也多少來源於經驗和天賦。
在程宜蘭的努力工作,以及江之寒和黃阿姨,肖阿姨的關係網路的運作下,有兩家餐館決定到這裡來開分店。一家是在偃城很有名的一家六十年的老字號,另一家則是在中州鼎鼎有名的得月樓。
因為前期的外裝修已經很早就完成了,這兩家餐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