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熱淚盈眶,好像與自己最親的親人久別重逢一般。別說雍齒一愣一愣,就連張良看得也是心中那佩服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不管劉邦是真情還是假意,自己的小命算是保住了。雍齒的反應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痛心悔悟道:“小弟悔不該背叛大哥,小弟知錯了!”
劉邦大手一揮,滿不在乎道:“錯了就改,從此咱們還是兄弟。你此番領軍來投功勞不小,俺封你為舍人,與樊噲一般。”
於是這場鬧劇便以喜劇收場。劉邦收得雍齒二千軍馬,又有不少“叛徒”聞風而至,回到他的麾下。劉邦的兵力雖說趕不上當初,總算有所回覆。
張良便留在沛縣輔佐劉邦,運籌帷幄揮斥方遒,將那魏軍得去的十餘座城池一一奪回。
劉邦得了張良這位謀士,可謂如魚得水。此時那流氓已對張良佩服得五體投地,以師禮事張良,對她恭敬有加。張良閒來無事,便將黃石公所贈《太公陰策》中的韜略授予劉邦。
那《太公陰策》乃是帝王之術,記錄的是姜子牙平生所學,天文地理無所不包,作戰攻謀無所不容,更兼治軍治政之道,處軍相敵之法,隱寓玄機,妙不可言。
劉邦兵法沒學會,對《太公陰策》中的厚黑之道倒是一點就通。這臉皮厚本來就是他的強項,經張良的點撥,他無恥的功力又提高了何止一個檔次。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張楚陳勝的節節敗退,秦軍的步步緊逼,天下形勢已容不得劉邦在泗水逍遙快活。
第八章 聖劍掌門
章邯大軍席捲張楚,滅掉賊王陳勝,下一步的目標便鎖定了與張楚比鄰的魏國。
章邯原立誓要盡剿各路反賊,本與武成侯王離合兵一處,號稱有四十萬之眾。可此時那名將之後王離卻不得不引軍北上,與老搭檔章邯暫時分手。原來長城以外的大草原,戰事已經結束了。
曾經被秦國大將軍蒙恬打得聞風喪膽的匈奴人,自從立了新的大單于冒頓之後,忽然發憤圖強。那冒頓也不知哪裡來的膽量,竟用麻痺加奇襲的戰術將北方的另一大遊牧部落東胡打得潰不成軍,不僅國都被破,國君烏力犍被殺,連儲君太子也投降了匈奴。
冒頓經過一年多的征伐,將東胡殘部一一剿滅,整合東胡匈奴兩國國力,起大軍十五萬,南擊另一草原大國——大月氏。
地處河西走廊、祁連山麓的大月氏國倉促應戰,同樣不敵兇猛的匈奴鐵騎,他們向西節節敗退,最後丟失了全部國土,倉皇地穿越星星峽逃往西域。
匈奴吞併大月氏,勢力陡然大漲,控弦之士多達二十餘萬。長城一線形勢頓告吃緊。
內憂外患無法兼顧,武成侯王離只好帶領大軍北上赴長城佈防,將剿滅叛逆的任務獨留給了章邯。
秦軍連勝之餘,士氣空前高漲。那章邯也不畏縮,又起大軍討伐復國不久的魏國。
那魏國丞相周市得聞劉邦奪回被占城池,勃然大怒。本欲再次興兵,教訓教訓這個軟柿子劉邦。硬柿子章邯一來,也就顧不上了。
他在西線佈防的大將傅寬,本引五萬軍紮營於雍丘。與章邯大軍甫一交手,一戰即潰,被殺得丟盔棄甲,灰溜溜逃回魏都臨濟。
魏王咎大驚,急聚文武共商禦敵之計。
那周市可能是剛從劉邦那裡打了幾個勝仗,自我感覺良好,出班道:“秦軍何懼之有!臣願再引一軍迎敵,與章邯決一死戰。”
一直被周市彈壓在朝堂不敢做聲的太僕陳平忽然開口,急阻攔道:“相國若引軍與強秦交戰,如此臨濟危矣!”周市蔑視他一眼,斥道:“太僕何出此言?”
陳平道:“秦軍勢大,非一魏可敵。為今之計,只有堅壁清野收縮防線,於臨濟與秦軍死守。另派使者去往他國請來強援,合諸侯之力方能克之。”
周市聞言當即不悅,冷笑道:“太僕莫非視周市如無物麼?”陳平道:“下官未敢如此。然章邯乃關中名將,攜連勝之勢而來,非丞相能擋。”周市嘿嘿一笑,問道:“若我執意要督一軍獨戰章邯,會當如何?”陳平長笑道:“如此,不出三日必敗。”
那周市在魏國是說一不二的主,何曾聽過這般嘲諷,當下大怒,拔劍要斬陳平。那陳平乃一文弱書生,怎敢與他對打,繞著大柱抱頭鼠竄。
周市有幾斤幾兩,魏咎當然清楚。他對陳平之言心中早已贊同,見周市在朝堂追殺大臣,一時看不過眼,勸道:“太僕也是為國謀計,非私心也。望相國息怒,恕其之罪。”
周市自從聽了張良之言,收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