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3 / 4)

任意誹謗?韓少俠也不是無名之輩,而是聲名赫赫。諸位難道不知,韓少俠在龍武坡率領我們兩千江湖豪傑,大敗秦國上將軍蒙毅八千精銳?他文韜武略,實是不可多得的帥才。望吾王能重用之,必將為吾王開疆拓土,建立莫大功勳。”

聽完韓廣所奏,那陳勝沉思起來。

※※※

說話間,忽有守衛來報,雲天下名士三晉盟盟主張耳來此,正在宮門外求見大王。

陳勝聞言大喜,說道:“久聞張耳賢名,有他三晉盟來投,寡人若得其相助,大事濟矣!快宣!”

瘦削的張耳入得殿來,跪拜道:“聞陳王興兵,欲伐秦代立。張耳特來投奔,願效犬馬之勞。”陳勝忙道:“張先生賢名四方皆曉。先生今日來投,寡人如久旱而得甘露,先生快快請起。”

張耳立起身,轉頭見階下猶跪了一人,仔細一看,驚喜道:“韓少俠,怎麼是你?”韓淮楚笑道:“我與張盟主一般,也是投奔義軍而來。”

陳勝便抬手道:“韓信,平身。”韓淮楚方才站了起來。

鬱悶啊鬱悶!那張耳一來,陳勝立馬就說請起。韓淮楚跪了老半天,那陳勝一點表示都沒有。

陳勝便問張耳道:“先生見識廣博,不知有何計教於寡人?”

張耳恭身道:“張耳此來,正是為此。秦王無道,天下共棄。將軍首義反秦,願為天下除殘伐暴,故而天下仰目,四海欽服。只是如今在陳地稱王,乃是視天下為將軍之私也。”

陳勝聞言,心裡打了個突,反問道:“依先生之見,又應當如何?”張耳道:“張耳不才,為陳王獻一計:詔告天下,去除王號改稱將軍,急引兵而西進,遣人立六國之後為王,自樹為黨,為秦增敵。敵多則力分,我眾則力強,如此秦國必亡無疑。到時據咸陽以令諸侯,諸侯必擁立將軍,服將軍之德。如此,則帝業可得。如獨自稱王,恐怕寒了六國之後眾人之心。”

周文聞言當即白鬚怒張,指著張耳斥道:“張盟主,你這話就大謬不然。我王興師必可鏟取暴秦,何用他人相助?你可是想恢復戰國時七雄並起的格局嗎?你怎能保證六國復立之後,不各懷異心?到時說不定他們還要與吾王爭奪天下,豈非自樹強敵?”

又有上柱國蔡暢陰陽怪氣道:“原來張先生不是來投效吾王的,是為你們三晉復國來著。”

張耳辯道:“張耳是真心來投。我方才之言,不過是欲集天下人之力共逐暴秦而矣。納於不納,決於陳王。”

陳勝原指望張耳率三晉盟來投,義軍又平添一股生力軍。今聽了張耳之言,便知他存有這份心思,哪裡還會對他感冒?

陳勝便敷衍道:“先生之言,也不無道理。只是如今寡人已經稱王,若自去王號,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張耳又問:“可否派兵去扶持六國之後?”陳勝不耐道:“此事容後再議。”

張耳便訕訕然,再不多言。

※※※

突然間,殿外傳來一聲大呼:“滎陽急報——!”

隨著話音,一名軍校飛快闖入殿中。那殿門口的守衛軍士,也不阻攔。

陳勝聞言,急從王座上站了起來,欠身道:“可是假王的戰報?那滎陽戰況如何?”

來人跪倒階下,報道:“假王初戰敗於李由,後納新投的豪傑鄧銳、伍餘之計,設伏圍住李由。不料被李由奮戰逃脫,潛入城中。李由銳氣已挫,不敢再戰,只令軍卒堅守不出,那滎陽城高牆厚,一時難以攻破。”

陳勝點了點頭:“假王親臨沙場衝鋒陷陣,辛苦了。只是可惜那滎陽未能攻破。若能奪此重鎮,秦廷將藩籬盡失。”

原來那滎陽乃是三川郡治所,西與成皋遙相呼應,扼住四方要道,地勢險惡,易守難攻,素為河南兵馬重鎮。

鎮守滎陽的,便是秦國丞相李斯的長子郡守李由。

李由少學儒家,不足其志,遂師從王翦學習刀馬弓箭及用兵之法,乃是文武全才的秦國名將。

而那攻打滎陽的假王,正是在大澤鄉和陳勝一起揭竿起義,又擁護陳勝為王的吳廣。

陳勝本分吳廣三萬軍馬出兵西北,兵鋒直指滎陽。一路上從各地投效的豪傑絡繹不絕,竟聚有十萬大軍。原來吳廣性本溫和,禮賢下士,在軍隊中聲望一直比陳勝還高。有不少人只欲投到吳廣的麾下,而不願到陳城投陳勝。只是吳廣為人比較忠誠恭敬,一意扶佐陳勝,不想自立為王罷了。

殿上便有大司徒邵騷進言道:“韓信既是縱橫家弟子,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