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朝以來直到秦漢時代沒有佛教,只有道家一枝獨秀,對道家三教可說知之甚廣。
劉邦聽說那老母居然是通天教主座下大弟子,大吃一驚:“這等尊仙向寡人索要道場,正是寡人與仙家結緣之機,寡人居然會拒絕,簡直是錯失良機。大將軍,你說現在寡人該當如何?”
韓淮楚笑道:“便在驪山上起一道觀,按老母形貌鑄造金身。老母自會領受大王雅意。”
劉邦道聲好,便派人去驪山動工修築道觀去了。
那時劉邦修築的道觀在驪山西繡嶺第三峰之巔,冠其名為驪山老母殿,並無今日這般雄偉。
從此黎山老母便駐仙駕於驪山,時時顯聖造福一方黎民。後世老母香火鼎盛,殿堂越建越多,越建越大,有山門五間、三仙殿三間、祭殿五間、主殿五間、廂房六間、配殿四間。黎山老母也改了稱呼,叫做驪山老母。
※※※
再說那董翳司馬欣接到韓淮楚軍令,要他們去攻打廢丘,頓時傻了眼。
身為漢營將軍,大將軍軍令不敢不接。只是要接下這軍令,手底下所剩無幾的一點兵馬都會拼光。
看來那漢王劉邦嘴上說得漂亮,說什麼仍轄舊地富貴保全,做起事來卻是另一套,早就視自己為眼中釘想將自己剷除。
這關中不是自己混的地方,要想保全榮華富貴,還是追隨大老闆項羽去吧。
於是二人派出心腹私下聯絡,詐稱領大將軍令攻打廢丘,合兵一道。卻突然途中改向,望東殺奔函谷關而來。
按照當初司馬欣投降劉邦答允的價碼,內史郡櫟陽以東皆是司馬欣的地盤。但劉邦藉口函谷關東拒諸侯乃軍事重地,當由大將軍親自把守,將函谷關收了去。那司馬欣的地盤,直到潼關為止。
現在函谷關鎮守的漢軍大將不是別人,而是當初英布犯關丟了函谷的王吸。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韓淮楚故意給了王吸一個機會,讓他重新鎮守函谷關。
王吸的軍馬只有兩萬,與司馬欣董翳二人的聯軍相若。函谷關地勢東面險峻易守難攻,西面卻不那麼難打。而二人出其不意攻打函谷關,是想打王吸一個措手不及。
哪裡知道,韓淮楚早就料到二人會有這麼一招,密令王吸做好了準備。關隘之上已經嚴陣以待,就等著司馬欣董翳到來。
出其不意變成了等著送死,這仗還怎麼打?
可想而知的是,漢軍得悉司馬欣董翳東逃,必會起大軍追來。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那還不是死路一條。
聯軍出了潼關到了函谷關前,望著關隘上一架架投石機與垛口處一張張拉滿弦的長弓,頓時軍心大亂。他們本是秦人,之中不少人並不想離開故土,一看過不了關,當下就逃走了一半。
司馬欣董翳此刻沮喪無比,彷彿末日已經來臨。
真是擔心什麼就來什麼。就在此時,只見身後煙塵揚作一天,卻是韓淮楚親領大軍追來。
不多時,漢軍追至,列成整齊的三塊方陣,將聯軍團團圍住。
一聲炮響,戰神寶駒馳出。馬上韓淮楚神威凜凜,滿臉肅然,高聲問道:“關內侯,櫟陽侯,汝二人今欲引兵何往?”
那司馬欣歇斯底里狂笑起來:“韓信!明人眼前不說暗話,休要裝糊塗。你調吾等去攻打廢丘,就是要吾等去送死。悔不該當初聽信酈食其老匹夫之言,投降了爾等。如今吾等要去追隨項王,卻過不了關。要殺要剮,動手便是。”
韓淮楚劍眉一軒:“你們要去追隨項王乎?本帥念在有負於爾等,今就成全與汝。”揚頭向城牆上高呼一聲:“王吸,開啟關門,讓關內侯、櫟陽侯過關。”
這麼便宜就放走自己?司馬欣董翳簡直不相信自己耳朵。
只聽吱吱之聲,卻是關內漢軍升起吊橋,開啟關門。一排排漢軍手持兵器,立於道路兩旁,虎視眈眈,等著聯軍透過。
董翳拱手道:“多謝大將軍不趕盡殺絕。大將軍不怕放虎歸山,日後沙場之上,吾二人成為你的勁敵麼?”
韓淮楚長笑一聲:“說什麼放虎歸山,爾等鼠輩也敢自稱為虎乎?”
在這縱橫家弟子韓信面前,打一場仗敗一場,確實稱不得老虎。司馬欣董翳面紅耳赤,滿臉羞愧。
放那二人走之前,韓淮楚還要灌一壺迷魂湯。只見他面色和緩下來,說道:“汝二人見到項王之後,請對項王解釋漢王並不想與他為敵。只是當初懷王立約先入關中為王。漢王披甲執銳,先至咸陽,功勞只遜於項王,理當為關中之主。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