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3 / 4)

之地盡數託付於齊王,雖名為君臣,實為兄弟。現漢王正在廣武山殷殷期待大王起兵共滅暴楚,大王不要辜負漢王的厚恩哦。”

“那劉邦只怕想著我都鋒芒在背,我與他會是兄弟?”

韓淮楚少不得說一番場面話:“不敢相勞軍師提醒。古人云受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非漢王知遇,韓信焉有今日。煩請子房轉告漢王,待為臣在齊地招得足夠兵馬,操練精熟,這便起兵夾攻項王。”

張良又道:“漢王聽說齊王宮早在田廣棄城逃亡之時就已被他一把火燒絕,宮器全無,著子房將魏趙兩國宮器裝滿十車送來,以妝典大王宮室。”韓淮楚又謝了。

“然朝廷正與西楚開戰,國庫空虛,漢王能資助大王僅此而矣。不知大王重修宮殿之事,資金可有著落?”張良接著問道。

“還要造宮殿啊!”

劉邦那裡正在與項羽開戰是國庫空虛,韓淮楚這裡齊地剛平同樣是國庫空虛。要大興土木蓋一座像模像樣的齊王宮,必將向齊人攤徵重賦。齊國目前還是一片瘡痍,韓淮楚又何忍加深老百姓的負擔?韓淮楚想起自己受封這個齊王必然帶來的一系列排場都是頭疼。

“身處亂世,萬事從簡。韓信無須建造宮殿,這大將軍行轅已經夠大,改造一下即可。”韓淮楚說道。

這個大將軍行轅還是那故齊膠東將軍的府邸。雖然也是夠大,但一個將軍府如何能與一個齊王宮相提並論?可說連那齊王府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別的不說,至少有一個大殿供百官上朝議事吧?那些成堆的宮人又住在哪裡?韓淮楚說要把這行轅改造成齊王宮,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張良只嘉許地看了韓淮楚一眼,說道:“大王能體恤民間疾苦,子房深許之。”

※※※

這受封儀式便即完畢,眾人齊聲稱賀。

找來歷書,推算一下,黃道吉日在下月二十四。也就是說,一個半月之後韓淮楚才能即位為王。在此期間,就要籌辦那些即位的事宜。

難得張良至此,韓淮楚令廚下置酒,為張良洗塵。

眾將與張良也是久未蒙面,這一次相逢都是分外高興。推杯還盞是相飲甚洽。

便有前將軍曹參問張良道:“曹某前奉軍師之令,領軍助戰攻齊。今日功成,不知是否要回到漢王大哥身邊?”

“漢王有令,寧秦侯留在齊國,輔助齊王。”張良很平淡的說道。

有玄機!

韓淮楚離開櫟陽之後,他這支隊伍幾經大戰,早已不是當初的隊伍。軍中多是從魏趙各國新招的將領,如今到了齊國,又將在齊人中吸收新鮮血液。那劉邦的心腹小弟,所剩無幾。

在這個時候,若是曹參也離開,簡直就是放任韓淮楚去發展自己的勢力最後與他老兄分庭抗禮。劉邦連睡覺都念著韓信二字,如何放心得下。安插曹參這個小弟,也是為了牽掣韓淮楚。

韓淮楚當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哦”了一聲,說道:“寧秦侯留在齊國正好,寡人這裡正須寧秦侯這樣的虎將。”

那曹參也不糊塗,如何不明白他漢王大哥的心意。於是作出欣然狀,說道:“漢王大哥既然這麼說了,俺聽從就是。”

韓淮楚便問起那南線戰事。張良眉飛色舞道:“漢王與項王交戰,從來沒有勝過。可這一次收復成皋,在廣武山與項王戰了個不勝不敗,士氣大振。有蕭丞相轉運關中糧草,後方無憂。四方少年紛紛投軍,我軍越戰越多。而楚軍被梁王彭越頻襲糧道,糧秣常有接濟不上,士卒士氣低落,怨聲載道。”

她話一頓,又說道:“臨江王共敖亡故,其子共尉繼位。”

張良說的這話看似與西線戰事毫無關聯,其實關係大得很。

當初項羽戲下分封一口氣封了大小二十幾位諸侯王,到頭來眾叛親離,鐵板釘釘子坐在西楚陣營的只有這麼一位共敖。

那共敖與衡山王吳芮一樣,也是防堵南越趙佗北上的一顆棋子,輕易動不得。但臨江軍雖然未投入到前線與漢軍交戰,他國中支援的糧草卻源源不斷地送到了西楚營中。共敖至死都不敢背叛項羽。

如今江山易主,共敖的兒子共尉做了臨江王。南郡這幾年未遇戰亂百姓休養生息,那共敖拉拉扯扯也弄出了十萬軍馬。共尉已成了一顆重要砝碼,他的態度將直接影響這場楚漢之爭最後結局。

韓淮楚立馬問道:“漢王可派使者前去說降共尉?”

張良道:“陸大夫已經動身前往南郡,不知結果如何。聽陸賈派人回信,雲那共尉是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