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條,低調的金屬色澤,在簡樸之中盡顯大氣。
片刻,車子停下,一個風水師十分機靈,連忙上前拉開了車門。
“趙師,您來了。”風水師很謙恭,彎著半個身軀,小心翼翼把一個人攙扶下來。
這是一個老人,身體乾瘦,腦門碩大,有幾分異相。他額頭上面的頭髮,已經禿了一半,只剩下稀疏的幾縷白髮,勉強纏繞幾圈,以一根木髮髻固定,結起了道士髻。
或者說,他就是一個道士,一個九十以上高齡,碩果僅存的老道士。
嚴格來說,整個杭州城,他的輩分是最高的。哪怕是石開大師這樣的人物,在歲數上也小他幾年,要尊其為長。
老道士姓趙,很多年前,大家已經不敢直呼其名了。久而久之,都沒人知道他叫什麼,只是尊稱其為趙師。
他一身樸素的青衣道袍,乾瘦的身體,籠在寬衣大袖之下,卻沒有半點滑稽之意。相反,風一吹來,衣袍輕輕擺動,充滿了仙風道骨的氣息。
他往街上一站,不管是誰,都會覺得他很眼熟。
不是由於,大家都認識他。主要是……老道士現在這模樣,與書本上畫的古代先賢像,實在是太相似了,簡直一模一樣。
這賣相,說實話……他站在街上,都不用開口,估計就會有人主動過來塞錢。而且這還不是施捨,而是供奉、孝敬……
當然了,人家老道士,可不是靠賣相贏得大家尊重的,他憑藉的是實力。
眾所周知,老道士自小修行,一直隱居在杭州玉皇山上。
玉皇山是什麼地方,可能大家不知道。提一下,那是南宋皇城舊址附近。
要知道在南宋的時候,宋高宗趙構定都在杭州,偏安一隅。
當年的南宋皇城範圍,就在玉皇山的邊上。只不過後來南宋滅亡,元代朝廷就在皇城舊址上建了五座佛寺,以鎮壓南宋王氣,讓它不得翻身。
這是斬龍脈,斷王氣的做法,十分正常。
這五座佛寺,到了元末的時候,也被義軍搗毀了,改建道觀。其中玉皇山的道觀,就從元末明初開始,一直流傳至今,也有近七百年曆史了。
這個老道士,就是玉皇山道觀的掌門人,德高望重。最重要的是,他是杭州城中,公認最公平公正的人。
所以大家有矛盾了,都喜歡找他評判,讓他來裁決對錯。而老道士呢,也是古道熱腸,從來不嫌麻煩,不管是大事小事,他都樂於參與。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一位……不甘於寂寞的人物。
不過人嘛,只要不是聖賢之流,不管是高僧,還是名道,都各有所求。只要不會妨礙到別人,對別人無害,又對某些人有利,就足夠了。
至少在風水師們看來,老道士就是樂於助人的典範,值得尊敬。
“要開始了嗎?”
下車之後,老道士慈祥問道:“我沒有來晚吧?”
“沒呢,您老來早了。”
一個風水師連忙答道:“兩個當事人,才來了一個,另外一個沒見人呢。”
“沒晚就好。”
老道士欣然一笑:“正好,你們給我說說看,這一次……又有什麼紛爭呀?能不能調解?要是能調解,我就說和一下,大家罷手就是……”
“趙師……這事怕是說和不了。”
有風水師苦笑道:“這事有些複雜,我給你慢慢道來……”
幾個風水師,你一言,我一語,詳細的解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不過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肯定有些偏向於葉川,報以同情之心。
老道士靜心聆聽,最後渾濁的眼珠,忽閃一抹淡淡的亮光,他一針見血道:“所以說,這是名利之爭嘍?”
“……沒錯,就是如此。”
幾個風水師,對望一眼之後,就重重的點頭。
說一千,道一萬,事情的本質,就是名利之爭,絕對沒錯。
第157章 麻衣神相
“……名利害人啊。”老道士幽幽一嘆,然後無奈道:“看來這事,果然是勸和不了啦。沒辦法,那就順其自然吧。”
老道士九十多了,這麼大的歲數,什麼事情沒經歷過?
早些年,他可能有興趣,熱衷於調理紛爭。但是後來他發現,有些紛爭根本無解,與其自尋煩惱,不如秉公而斷,更得人心。
“趙師,您說得對。”
旁邊一個風水師,深以為然:“這件事情,我們管不了。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