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半年,大家還有這個耐心。可是要等四五年,又好像太長久了……
怎麼辦?
一幫人皺眉,沉默了。
他們倒沒有懷疑葉川說謊,因為這件事情,本來就是這麼難。如果簡單的話,幾十年來,太湖的奧妙,早被人挖掘殆盡,也輪不到大家共聚一堂。
難,也是應該的……
況且,再大的難題,只要有解決的方向,肯定有人願意嘗試。
冷不防,陳別雪身邊的一個謀士,輕聲道“此事……也不是不可行。無非是,關係與錢的問題。關係,陳家有,可以上下疏通,但是錢嘛……”
這人的目光灼灼,看向了其他人。準確的說,是看向了另外幾方勢力的負責人。毫無疑問,他的意思是,要這些人負責出錢。
最重要的是,這錢絕對不是小錢,肯定要大出血。
好處沒見到,先要割肉……一時之間,幾個人的臉色,愈加難看啦。
第739章 陣眼關竅
此時此刻,一些人的臉色難看之極,他們在各方勢力之中,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平時積威深重,權力更是不小。
但是近日來,他們要麼成為了葉川的棋子,用來牽制陳家。這也就罷了,為了太湖中的機緣,他們也認了。有些人想成為棋子,都沒有資格呢。
可是現在,陳家卻又順手,要擺他們一道。
擺明了,拿他們當肥羊宰。
對此,他們商量了片刻,也決定……忍了。
大局為重,大局為重。
大家一條船上的人,自然人同舟共濟。
等到事情了結,再……
一幫人自我安慰,表示願意出這個錢。當然,他們也不是冤大頭,也要聽一聽具體的方案,以及實施的過程。
他們在探討,葉川也懶得理會。
反正他只負責,最關鍵的環節。剩下的都是雜事,不需要他處理。
他也樂得輕鬆,在旁邊看熱鬧。
接下來一段時間,葉川也算是見識了,什麼叫做有錢人。
這個世界,有錢人真是可以為所欲為呀。在他們的操縱下,在網路論壇之下,一個個話題突然被拋了出來,然後毫無徵兆,突然變得火熱,成為了社會的焦點。
這話題,就是太湖的生態環境……
太湖水質汙染的問題,再次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熱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地方出現了汙染的情況,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先汙染,後治理,更是中外國家的規律。只有經濟條件好了,大家吃飽喝足,手裡有錢了,才有資格談環境的治理問題。
太湖周邊地區,現在的經濟十分的發達。
所以當地的百姓,自然格外的關心,太湖的水域問題。
要知道,在幾十年前,太湖根本沒有汙染的問題。但是到了現在,由於太湖的水質退化,經常發生綠色的水華現象。
十年前,太湖的藍藻,更是發生了大面積的爆發,導致了旁邊一個城市,將近百百萬人口的供水困難……
為了解決這事,當地政府年年斥重資,投入到環境的治理中。十年過去,太湖的水質,得到了近一步控制,汙染程度有所下降。
但是突然間,有人突然拍攝了幾段影片,上傳到了網上。影片上,出現的是一些綠色的水藻,而且面積不小,覆蓋了一片區域。
有專業人士解讀,這是所謂的營養化現象。
就是說,就是由於,太湖的引水與排洩,存在了問題,才導致了水中氧氣不足,自然而然產生了營養化的現象……
這種技術上的問題,大部分人是不懂的。當然,再不懂,也不妨礙他們,在網路上各種指責、痛罵。當地政府,自然就成了背鍋的物件……
連續幾天,這風潮席捲全網,甚至於連外媒新聞,也有報道。
如山的壓力,撲面而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幾個市的官員,聚在了一起,聆聽了專家學者的方案。
流水不腐,太湖是一個淺碟形湖泊,水體流速緩慢、流態複雜。太湖成了死水,才是水質變壞的主因。只有讓湖水活起來,太湖才會重新變得更加的清澈。
專家如是解說……
事實上,這個專案,政府早在做了。只要再等兩三年,治水的工程完成,太湖的換水週期也能從一年,減少為一百八十天。
然後實現了,太湖與長江暢引暢排,一年換兩次水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