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諒也不是名將,否則咱們的斥候一定會把他寫進軍報中的。”
葉秋雙手一拍,笑道:“這不就得了,現在燕京兵力空虛,守城的又不是西川兀朮本人,這種好機會千載難逢啊,機不可失,趁西川國的援兵還沒到,要下燕京就得看這次了!”
韓平路看著葉秋道:“都元帥這招叫‘圍魏救趙’,是古代兵法大家孫武用過的方法,這原本是極為平常的招術,但一在都元帥手裡使出,凡招立變奇謀啊!”
葉秋哈哈大笑,道:“老韓,你老『毛』病又犯了,又開始拍起馬屁來,咱們自己兄弟,這個馬屁不用總拍!再說這招算不上是圍魏救趙,只是趁對方兵力空虛之際撿便宜而已。”
頓了頓又道:“對了,長煜搶了這裡的百姓,這可不行,這會失去民心的!這樣吧,等打下了冀州,我免這地方十年的稅。”
“這個方法不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這個作戰計劃一經制定,驃騎軍立即行動起來。葉秋給袁長煜留下了五萬兵馬,驃騎軍一旦向燕京發動總攻,西川兀朮必定在冀州坐不住,說不定便會帶兵返回,葉秋命令袁長煜不可輕易攻城,單等西川兀朮出城,然後跟他打野戰,人多打人少,想必敗不了!
袁長煜下令軍隊在城北下營,其他三個方向都不駐兵,擺明了是告訴西川兀朮,“俺們不圍你,你出來吧,咱們再較量較量!”
葉秋則帶兵繼續北上,向燕京進發。
葉秋和西川兀朮在河北開打,西川國朝廷這時也和蒙古開打了。
司空皇太子李佑仁被河北的地方官救下來後,他沒臉再在去武梁了,留下了幾個司空的斥候調查此事,看看是誰那麼膽大包天,竟敢剃了他的光頭,然後便帶著侍衛跑回了司空。這時司空也集結好了大軍,要和西川**隊匯合,去共同討伐蒙古。
司空皇帝兒子不少,年紀也差不多,李佑仁雖是老大,但也沒有太多優勢,母親家族勢力也不強,他要想保住太子之位,不被其他兄弟搶去,就必須要做出個樣兒來,得到父皇的重視,要不然被廢是早晚的事!
李佑仁去了西川國這一趟丟的人太大了,國內反對他的大臣群起而攻之,非要他下臺不可,李佑仁極力為自己爭辯,表示自己絕對夠資格當太子,他怕父皇聽了朝中大臣的話,真的把他給廢了,於是便主動請纓,要求出徵蒙古。皇帝對這個長子失望歸失望,但還是對他很好,也希望李佑仁能建立功勳,堵住朝中大臣的嘴,便答應了他的要求,派了一名能征慣戰的元帥做他的副手,率領司空三十萬大軍,趕赴西川國邊境戰場,去和合不勒作戰。
可是當司空軍隊在開出司空邊境,但還沒有到達西川國戰場之際,偏巧這時葉秋起兵進攻河北,李佑仁一聽這個冤家對頭造了西川國的反,他還挺高興的,這回可有藉口打這個混帳東西了!葉秋帶著上萬士兵襲擊他的事,早就被司空斥候查清楚了,這麼大的事根本瞞不住。然而葉秋是西川國的強藩,李佑仁平常是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的,可葉秋一造反,這報仇的機會便來了。
李佑仁命令司空軍隊暫時不要趕到西川國邊境了,先跟著他去河北打葉秋,為自己報仇。因為司空已與西川國結成同盟,所以他領兵進入西川國作戰,屬於助友平叛而非兩國開戰。雖然領兵的元帥竭力反對,認為司空不應攪進西川國的內戰中去,可李佑仁就是不聽,執意要去“幫助友邦”順便報仇。他是太子,元帥雖然生氣不滿,可也不能把他軍法從事,只好由著這位未來的司空皇帝耍『性』子,大軍繞道進了河北,去打葉秋。
西川國朝野上下在得知李佑仁自作主張地幫著平叛,都是氣得吐血。原來,西川國並不認為蒙古是個多麼了不起的對手,所以在大軍未到前,地方守軍便向合不勒發動了進攻,但沒成想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了,這些蒙古人打仗也太厲害了,西川國地方軍不但沒打過他們,三戰三敗之後,竟讓合不勒的軍隊打進了西川國本土,佔領了邊境的好幾處州府。
西川國舉朝震駭,這蒙古要是打進黑龍江,哪不就是要滅了西川國嗎?西川國滅過夜國和北漢,他們可知道被人攻進本土意味著什麼,西川吳乞業立即下令,讓西川宗力帶兵出征,他們和司空一樣也集結了三十萬大軍,前去征討蒙古。可西川宗力剛帶著軍隊出發,就傳來了葉秋造反的事,這下子吳乞業可上了火了,南北同時做戰,使西川國陷入了危機。
西川國大臣都說葉秋還不算可怕,可怕的是蒙古人,所以應當先擺平合不勒,再討伐葉秋,這樣時間上來得及,吳乞業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