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也實在是個混帳東西,屁股還在皇帝的位置上還沒有坐熱,便頭腦發昏地認為馬士英此言大妙,可他又能有什麼主意,當時便召來史可法問計。
史可法只一應便大驚失色,苦苦哀求朱由,只道當年先帝在時,亦拿朱由斌沒有辦法,現在朱由斌勢力遍佈整個江南,乃至山東河北等地,如何能夠動他分毫?要一旦激起武英王怒火,只怕當時就會惹來滔天大禍!
可惜,朱由蠢笨無比,馬士英又被權利衝昏了頭,竟然都不同意,一心只威逼著史可法儘快想出辦法來,史可法被逼得無奈,只得為“皇帝”出了個計謀:
將天下劃分成幾個重鎮,分別由朝廷派兵駐守,又在邊關、南京和杭州各設一督師,管理節制各鎮人馬,邊關之地以朱由斌為督師,南京和杭州則由朝廷委派;又派人給朱由斌再發去“聖旨”,命他著力剿匪,只要能給朝廷數月時間,說不定到時候就能控制住江南富裕之地……
可惜這辦法雖好,卻總也是史可法的書生之見,他遠遠忽視了政治鬥爭的殘酷,遠遠忽視了朱由斌在江南經營十數年,無論在軍隊官吏,還是在百姓中的巨大威望……
可朱由和馬士英一聽大喜,都覺得此計大妙,當時便著手安排。
而其後馬士英果然以擁戴之功格外受重用。朱由下達旨意,馬士英保障東南,功勞最大,著加太子太保,蔭一子錦衣衛指揮僉事世襲。
本來,他應出外督師,諸臣也希望他去,把史可法留在南京,主持大計。但馬士英根本就不想離開南京,企圖把持朝政,就對史可法虛情假意地說道:
“您的威名素著,軍士們都欽佩您。您能經營於外,而我居中,各帥聽令,一切事都好辦。”
史可法明白他的意思,也想著避開他,避免自己最不願意做,也是最讓人害怕地黨爭,就說自己願意離開南京,於是向朱由請求到杭州督師。
朱由批准史可法去杭州督師,特加太子太保銜,令百官至郊外餞行。可是,所有人心裡都清楚得很,那杭州是武英王的老巢,去了雖不致有生命之憂,卻也是兇險萬分……
史可法離開的時候,再三叮囑朱由,若想把皇帝位置長久地坐下去,就一定要任用賢能,尊重軍士,尤其是要結好武英王……
那朱由才即位的時候,說話謙和,處事謹慎,待人平和,拘拘守禮。他聽從各方面的建議,選賢任能,部署軍事,判定施政措施,宣佈實行“國政二十五款”,頗有一番新朝聖明天子的氣象……
可是,昏聵無能地人,再如何偽裝自己,也始終會暴露出狐狸尾巴,朱由從登基開始,就已經註明了他會面臨什麼樣的下場!
第三卷 大地風雲 二百六十九 矛盾交織
本圖書由aitxt(優樂美。“小果”)為您整理製作 ai txt。c om:2008…9…1 15:43:42 本章字數:4182
士英對權利的極度渴望,朱由的愚蠢貪婪,以及史意氣,對新成立的所謂“弘光政權帶來的影響,是及其嚴重的,而惡果很快就會體現!
當所謂的鎮杭州“督師”史可法抵達上任地後,代鎮江南的孔浙揚,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將史可法請到了豪華寬敞的大房子中,每日裡好酒招待,見面便說史公賢良之名天下盡知,武英王是如何如何器重,又說有朝一日史公若來杭州,必然盛情款待,不想今日成真,自己自然要替武英王招待云云……
可是當史可法一提到正事,孔浙揚便把話題岔開,實在被追問得緊了,只推說武英王尚在外面為國效力,這乃是天下大事,武英王不回來便擅自有所舉動,這對大明的江山那是會有很大的危害等等。
這史可法也是個一心念著大明江山的忠臣,聽他說得有理,卻也不便緊逼,可又想著“弘光帝”的殷殷囑託,心中矛盾之極,面對著整日裡滿桌的美食,當真是吃也吃不下,喝也喝不好……
不二日,朱由的密旨又到,只催促他儘快辦理商定好的事情,史可法被逼得實在無奈,只得拿出朝廷欽封的督師頭銜,逼迫孔浙揚儘快交出江南的軍政事物。
誰想到,其後隨軍的天下士子之首張居然趕回江南,這張名動朝野,門生遍佈天下。名氣之大便是史可法亦不如,史可法見他到來,趕緊以老師之禮相待。
這張初時只信周延儒能挽救大明之危亡,後來種種變故卻使他徹底死心,那朱斌待他又厚,但凡張提出地要求。沒有不答應的,況且還從周延儒手裡救了他一命,從此張便對朱斌死心塌地,逢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