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看到大清內亂。當年努爾哈赤一手開創下來的這片江山,在皇太極地手中發揚光大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眼看著大明就要被打敗,八旗軍隊即將入主中原的時候,卻忽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身為先帝的託孤重臣,他要維護住這片江山,盡力調和兩派間地矛盾。可是現在他卻覺得自己是如此地渺小,如此的無能為力。他根本無法阻止住什麼,很多他一心想要避免地事情,卻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發生!
七天,還有七天,大清最大的內亂也許就要發生了。他不想去理會誰贏了,誰輸了,他只想讓這場動亂儘早結束。他只想讓大清儘早走上以前的正規。可是,自己能做到嗎?
漢人的官員洪承疇和祖大壽在昨日也找到了自己,隱晦地告訴自己,漢軍是支撐他來主持朝政,穩定大清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漢人希望自己來取代多爾袞的位置。
對於漢人的態度,他秉承了皇太極的做法,要重用漢人,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加了解大明瞭,但是,多爾袞執政後卻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他曾經勸說過多爾袞,但卻被這位攝政王所蠻橫的拒絕了。結果現在怎麼樣呢?
吳三桂所指揮的漢軍正紅旗,勢力一天比一天大了,甚至連盛京發生的叛亂都靠著吳三桂才能夠平息。而這個時候多爾袞才想起要拉攏吳三桂。但對於羽翼漸漸豐滿地吳三桂來說,這樣的拉攏不顯得稍微晚了些嗎?
在如此複雜的局面了,他不能直接拒絕洪承疇和祖大壽的好意,他只能委婉地告訴兩人,不管大清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希望他們能穩住漢八旗。而且他向洪承疇和祖大壽保證。自己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保證漢八旗的利益。
洪承疇聽到這樣地話,笑了,他笑著告訴濟爾哈朗:
“王爺,您真的認為您能夠做到嗎?置身事外。明哲保身的做法只能帶給您傷害。有些必須立刻做出的決定,是無法遲疑半分的。等到刀架到了脖子上,再後悔就晚了。我們現在和大清地利益是聯絡在一起的,同樣不想看到大清自己內部亂了起來。
可是,一些事情卻必須要去做,難道您到現在還認為多爾袞繼續執政會讓大清重新強盛起來嗎?你取代他的位置。比任何人都要來得更加合適。只有您才能重振大清的聲勢。而我們,將永遠站在您這一邊。希望您能夠仔細地考慮一下……”
他的話的確讓濟爾哈朗為之心動。當然,他為地不是自己,而是整個大清的未來。明朝可以在走向末路的時候獲得新生,大清又為什麼不可以呢?也許,越來越不得人心的多爾袞真的不再適合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了……
洪承疇最後告訴他:“我們知道您的苦處,我們也完全和您現在的心態一樣。其實,您不必做出任何樣的舉動。就讓多爾袞和索尼去鬥好了。等雙方鬥到精疲力竭地時候,再由您出來收拾殘局。這樣的結果難道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到地嗎?”
恢復大清強大的想法。讓濟爾哈朗怦然心動,沒有人比自己更加了解多爾袞這個人了。
多爾袞對於皇位,實際上是非常向往的。由於他在諸王大會上首倡立福臨,格局一成,便難以出爾反爾。再推翻前議了。雖然他高踞攝政王之位。掌握大清軍政大權,只在一人之下。卻在萬人之上,但畢竟沒有暢其所願,還是一種缺憾。
因此,在激烈動盪的戎馬生涯之餘,他的整個人便陷入一種,自相矛盾、懊悔愁苦自怨自責地痛苦之中。他地權力慾愈益熾烈,到後來,這種象火一樣烤炙著他的心地慾望,竟使他做出種種大逆不道的舉動,偷用御用器皿、私造皇帝龍袍等等。
在這麼任其發展下去,早晚有一天他會廢除皇帝而自代之的。素來以忠臣自詡的濟爾哈朗,不願意,也害怕這樣的事情在自己面前發生。否則,將來在自己死後,還怎麼有臉去見地下的皇太極?
“你們先回去吧,朝廷的事我自有分寸。”濟爾哈朗一臉的痛苦之色:“洪大人,祖大人,你們雖然不是滿人,但卻和我們滿人一般無二,我只希望要是盛京發生了什麼變故的話,請你們千萬讓吳三桂約束好自己的軍隊。其餘的,我會處理好的……”
“濟爾哈朗終於開始心動了。”當走出濟爾哈朗的家中,洪承疇笑著對祖大壽說道:“一來是人的本性,對權利那種天生的渴望,二來就是他也嚴重不滿多爾袞的作為。等到多爾袞和索尼的矛盾總爆發後,我相信他一定不會袖手旁觀的。”
祖大壽微笑著說道:“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最好的機會。既然多爾袞不拿我們當人看,我們當然也就反對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