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3 / 4)

小說:極品之風流 作者:千頃寒

生過來扶住了老伯,對上官龍飛說:“將軍,衙役搬了把椅子過來了,你可以站在高處和百姓們說幾句話。”

上官龍飛點頭,站上了椅子,往四周看了看,那些百姓汗水盤陀的臉,滿身泥土,一片歷盡災難的面孔,讓上官龍飛心中很不是滋味,受災現場遠比他想象的要殘酷的多。上官龍飛鼻子一酸,眼含淚花,用輕微哽咽的聲音向周圍的百姓說道:“父老鄉親們,此次天災,大家受盡苦難,我十分的痛心,但是大家不要難過,災難已經過去了,皇上,還有乾隆國知道邯城災情的人都十分的關心大家,我就是代表皇上,也代表我自己,來為大家家園的重建工作出力的。”

說得雖然都是千篇一律的話,不過卻包含了深深的情感,古時的百姓幾乎沒有聽過如此的論調,都安靜下來,聽上官龍飛說話。

上官龍飛繼續道:“多餘的話,我在這裡也不多說了,不過我再強調一點,大家在重建家園時多出一分力,我不會讓父老鄉親們掏一分錢,那些必須拆除的房屋,朝廷會幫你們重建,那些不必拆除的,朝廷會出錢幫你們修繕和處理,總之,知道大家積極配合我的工作,我保證不讓大家出一分錢,就能住上比以前更好的房子,誰都能得到好處。”

上官龍飛說得慷慨激昂,百姓們聽到這等訊息,無不歡呼雀躍,山呼萬歲。

“還有,此次救災結束後,我回到京城,一定向皇上稟明,要皇上免除邯城百姓的三年賦稅。”上官龍飛向百姓再一次保證,這並不是空頭髮票,他真的打算回去向乾隆帝請命。

聲音有限,其實後面的百姓根本就是看不到也聽不到上官龍飛在說些什麼,只覺得前面的人呼喊著,自個也跟著起鬨。

上官龍飛又說了些安慰的話,這才作罷。

李文生又湊上來道:“上官是否應該到這次遇難者的公墓去看看?”

李文生這哪裡是建議,簡直就是提醒。上官龍飛被這麼一提醒,醍醐灌頂,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雖然看起來有點像作秀,在古人及其重視家庭人倫關係的社會里,死者為大,祭祀死者,絕對是重中之重的一件事情。

上官龍飛朝李文生點了點頭,李文生會意,朝著人群又大聲的說道:“接下來上官將軍要到此次遇難者集體合葬的公墓去祭拜,大家讓出一條路來,也可以跟著將軍一同前往。”

第四百二十章 何等悲哀

人群因為李文生的這句話,彷彿被劈開了一條道路一般,上官龍飛走過之後,人群又合攏了,跟著上官龍飛往公墓而去。

公墓建在邯城西南方向的山丘之上,從邯城出發,徒步行走要將近一個小時,李文生問上官龍飛道:“上官將軍,是否要為你準備一匹馬?”

上官龍飛自然是答道:“不用了,我和百姓們一起走過去。”

公墓的設計和建造是請了富有名望的分水師來設計的,古人講究風水,特別是這種重大災難之後,公墓起的更大的作用就是慰藉那些往生者親人們的心靈。上官龍飛本來也不相信有風水這一說,不過他先前走了將近二十年的黴運,然後又遇到神仙一般的怪老頭,把他弄到古代來,上官龍飛就相信了有神鬼之說。

此次被洪水帶去的生命有數千條,因為洪水發生的時間是在晚上,而且是決堤而出,並沒有事先的警報,而且古人對洪水的防治經驗遠不如現代社會,訊息的閉塞和傳播手段的落後,直接導致了受災死亡人數的增加。

大水氾濫,頃刻間淹沒了那些建在低處的民舍,不牢固的房屋被洪水一衝,一下子就塌了,有些人就在睡夢中永久安詳的離開了人世。反應比較快的,有的自己跑了出來,又的拉家帶口的逃生,有些醒了卻來不及逃走的,也隨洪水去了。

洪水退後,邯城之內,屍體遍地,魚蟲滿街,失去了親人的人的悲鳴如同一片巨大的烏雲籠罩在邯城上空,久久不能散去。

洪水發生後,當地官員就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訊息快馬加鞭的傳到了京城,乾隆帝也做了最快的反應,本來他是想派遣三皇子來此賑災,不過三皇子卻另有陰謀,推薦了上官龍飛,得到了乾隆帝的許可,上官龍飛也馬不停蹄的往邯城趕來。

上官龍飛一到邯城,就向林知府提出要修建公墓的想法。這種想法在古代是從未出現過的,那時的人們最多將自己家族的人合葬在一起。但上官龍飛這麼一說,林知府也覺得沒有什麼大問題,不過最好就是在大公墓之內將各個家族再做不同片的劃分,這樣可以省掉以後一些祭奠的麻煩,上官龍飛也覺得有道理。

災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