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丹了。
就在丹成的那一瞬間,一股撲鼻的藥香味頓時從丹爐內湧出,好似雲霧,瀰漫在煉丹洞內。
嗅到這股藥香味,負責把守洞門的甲山都情不自禁的轉頭看了過來,眼睛中綻放出一種渴望。
楊塵予忽然睜開眼睛,不由得稱讚一聲,好丹!
丹爐已經完全冷卻,楊塵予起身走到丹爐前,取出一個瓷瓶,湊在出丹口處,右手輕輕一拍丹爐,只聽見沙沙之聲響起,片刻功夫,瓷瓶就被盡數裝滿,使得楊塵予不得不讓甲山取來一個臉盆方才將丹爐所出的三草丹裝下。
這一次煉丹的效果之好,讓楊塵予都有幾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總共放入丹爐的甘草,黃芪各四斤,人參兩斤,而練出的三草丹卻將臉盆底部覆蓋。
新出爐之丹暴露於空氣之中容易揮發藥力,須得用密封的容器盛裝,其中最好為玉瓶,玉盒之類,次一等則是瓷器,木器則是排在瓷器之後,若是金屬容器為最差,還可能汙染大多數的丹藥。
玉器,這玩意,品質好的價格昂貴,品質太差的還比不上瓷器,楊塵予現在囊中羞澀,也就取而其次,選擇了瓷瓶。
瓷瓶每個半拳大小,臉盆內的三草丹用了十多個瓷瓶方才裝下,每瓶盛裝三十粒,此次出爐共有三百多粒,算是難得的好成績了。
按照楊塵予之前的估算,第一次出丹能夠有一百粒就算是笑開顏了,沒想到超出了自己預計的三倍之多。
裝好丹藥,用準備好的雲紋黃紙封口,開啟出渣口,清理乾淨藥渣,忙完這一切之後,楊塵予方才盤腿坐下,在一個小本上,整理起之前煉丹的心得與失誤來。
火候的掌握,靈氣灌入的速度等等,楊塵予密密麻麻記錄了七八頁,方才停下筆來。
這煉丹可不能光憑著腦子裡的經驗,楊塵予準備每一次煉丹都要將其中的得失盡數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