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和尚的區別不太大。
這讓楊塵予哭笑不得,不得不趁著無人,使了個法子換了衣衫,方才免了很多麻煩。
來到石佛頭部位置,正聽見一個美女導遊帶著小沿帽,拿著一個話筒介紹著:“這橫江巨佛的來歷是有典故的。”
從美女導遊口中得知,在千年前,此處是沒有石佛的,不過有位高僧來到此地,言大江將會氾濫此地,無人信,月後大江氾濫,黎民四處顛簸流離,被洪水捲走之人無計其數。
高僧慈悲,端坐於江邊懸崖之上,誦經三曰,大江龍王不服,欲捲起更大風浪,誰知高僧一頭睡倒,化為一尊橫跨大江的驚世睡佛鎮住了大江的泛濫,龍王也無可奈何,最後不得不退去。
聽著那美女導遊喋喋不休的介紹,楊塵予不由得咧了咧嘴,想笑,卻又忍住了,什麼高僧化石佛啊,石佛的介紹欄裡面都寫了,此佛乃是魏晉崇佛時,由晉西帝建造,至今一千四百多年。
這美女導遊說這些真是可笑,楊塵予心頭想著,目光掃向那石佛頭部,但隨即眼睛不由得一咪,不對勁啊。
楊塵予現在探查外界事務卻有兩種手段,一為神念,其好處是四方八面無孔不入,探查距離短,而神目則能夠深入事物,探查其本質。
這兩種手段均由神位符詔而來,不過在離開了巴蛇山脈籠罩範圍,大多數的地祗力量都被削弱甚多,只有這兩種還能夠維持之前的八成力量。
在楊塵予神目之下,石佛頭部從外到內展現無遺,其外表的確是石頭,還是花崗岩,但隨著目光內移,石佛的材質便隨即發生了變化,從花崗岩到黃褚石,再深入便是泥質了。
看到此景,楊塵予皺了皺眉頭,按說這樣的材質是不存在的,畢竟外表容易受到風化,而其內受到保護,再說了山脈深處形成的花崗岩也不會里面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