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
且不提那些議員哭喪著臉看著青龍軍進入天京,在道庭之中,楊塵予卻是關注著這一事態的變化。
隨著那位皇帝成為青龍軍的傀儡,隨著青龍軍進入天京,潛伏在李興體內的龍氣浮現出來,不斷吞噬起天京殘存的龍氣來,就連道庭的氣運也隨之壯大了一些。
雖說炎黃國最後一任皇帝早已駕崩,但天京尚在,國民議會尚在,因而炎黃殘留的龍氣也有一部分盤踞在天京,不過隨著天京落入青龍軍掌心,這一切都結束了。
所有殘存龍氣都被李興吞噬,在楊塵予的眼中,炎黃大地此時盤旋著數條色澤不同的游龍。
這李興的龍氣則是一條長出了兩隻龍爪的青螭,頭頂的龍角也尚未長出,僅僅只是凸出兩點小包。
不過即便是如此,也要比其它幾條游龍強上不少了。
除了李興之外,最強的莫過於那極北省所謂的皇帝私生子了,不過那龍氣也就長出一隻龍爪罷了,距離李興的程度尚且有些距離。
看完這些,楊塵予閉上雙眼,繼續在腦海裡模擬構建各種生物,似乎將這世俗之事徹底忘卻了一般。
隨著時間的流逝,青龍軍不斷壯大,頻頻吞併四周大小勢力,青龍大軍所過之處,眾多勢力無不紛紛投降。
短短五年時間,青龍軍便吞併了炎黃之地的四成有餘,要知道炎黃共有一百零八省,這四成有餘便是四十多個省份。
而青龍軍的勢力範圍也開始與其餘兩大勢力接壤。
局勢很快就緊張了起來,此時炎黃的局面猶如昔曰三國鼎立時一般。
青龍軍最強,極北次之,東濱丹鼎最弱,但即便是最弱的東濱丹鼎此時也佔據了二十來個省份,雄霸一方。
三方彼此之間虎視眈眈,任何一方如果露出弱勢,恐怕都會招來其它兩方的攻擊。
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三方之間大戰沒有,小規模的邊境摩擦卻是頻頻不斷,似乎這個局面會維持很久都不會被打破,畢竟光是從表面上來看,三方里任何一方都沒有一舉擊破其它兩家的實力。
一些尚未被滅絕的小勢力見到這番景象,不由得鬆了一口氣,這種僵持的局面形成,也就意味著他們這些小勢力能夠左右逢源,不至於被某一方徹底消滅了。
但這個希望很快就被殘酷的事實所破滅。
三方僵持局面形成尚未過去三個月時間,極北勢力與丹鼎勢力竟然齊齊向青龍軍俯首稱臣。
這一變故猶如雷霆一擊打得那些小勢力暈頭轉向。
他們怎麼都不會知道,不管是極北勢力,還是丹鼎勢力實際上都是青龍道脈在暗中扶持,只不過在安子魚的吩咐下,偽裝成為敵人罷了。
如今三方勢力佔據了炎黃九成以上的土地,再偽裝就沒有任何的必要了。
三方合一,這產生的效應並不是一加一加一等於三那麼簡單,隨著三方的軍力開始整編,那些想要當牆頭草的小勢力也不得不爭先恐後的歸順青龍軍。
很顯然,在青龍軍整編完畢之後,就會拿那些尚未歸順的小勢力開刀,為李興登上皇帝寶座開路。
這些小勢力的首領倒還算是機警,在各地軍力被整編為青龍軍後,李興隨即下令剿滅那些侵入炎黃國土的外國勢力。
很顯然,那些外國勢力可沒有炎黃本地小勢力的訊息靈通,在大軍壓境之後,他們方才慌亂的開始抵抗,逃跑。
在有針對姓的調集軍力之後,那些外國勢力被逐一清剿,凡是抵抗者被盡數絞殺,剩餘的俘虜則是被打為苦力,為炎黃各處的新興建設出力。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時的巴蛇市,各處張燈結綵,一隊隊精銳的軍士在外圍來回巡邏著,空中則是由青龍道脈外門弟子組成巡邏隊,負責安全。
而在巴蛇市內,數十萬民眾以及來自於一百零八省的各界代表,高呼萬歲,恭迎李興登基為皇。
這便是李興的登基大典,由於亂世已久,很多宮廷禮儀都失傳了,因而李興也不得不將登基大典簡潔到至極,數十萬民眾乃至各界代表高呼數聲萬歲之後,李興就坐上了那張鍍金的青銅寶座。
說實話,李興這個皇帝的登基大典可稱得上是歷史上最為簡陋的大典儀式了。
即便是那些末代皇帝,即便是異族兵臨城下的時候,恐怕其登基大典也要比李興的奢華百倍。
坐上了那九五至尊寶座,李興反倒是有些索然無味,他的心思始終還是在修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