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戰神劉封 作者:死磕

“劉鎮大仁大量,就饒恕這逆子一次吧,我一定好好的教訓他。”

到底是親生兒子,劉璋是不得不救。

劉封不為所動,沉聲道:“來人啊,將刺客劉闡拖下去,就地正法。”

號令一下,本為憤怒的武士們立時將劉闡拖走。”劉封,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破口大罵之聲越來越遠,須臾間,突然消失在曠野之中。

所有人的心都跟著一跳,他們知道,劉闡的人頭已然落地。

劉璋神情呆滯,虛弱的癱坐於地。

“稟主公,刺客已經被斬首。”

劉封的表情這時卻變得緩和下來,他擺了擺手,嘆道:“傳我之令,將劉公子的屍首縫合,好生的厚葬了吧。”

“喏。”

大道之上,如死水般靜寂,眾人連大氣都不敢多出一口,個個低頭不敢正視看劉封一眼。

劉封上前將地上的劉璋扶了起來,安慰道:“我這麼做也是不得已,還望季玉你不要見怪。”

兒子被殺,劉璋心中豈能沒有怨恨,只是即使有恨又如何,難道他還敢明言嗎。

搖頭深嘆一息,劉璋強顏苦笑道:“這都是那逆子咎由自取,是他活該,我豈敢怪將軍。”

“那就好,那就好。”

劉封如釋重負一般,接著道:“益州乃是非之地,季玉你不宜久留,我已命人回荊州,讓他們在公安為你興建宅舍,季玉你就去荊州安享富貴吧。”

“多謝劉將軍厚待。”劉璋忙拱手答謝。

劉封微微點頭,回頭高聲令道:“來人啊,送劉公一家起程上路。”

(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得不用之棋

當天,劉璋一族數十號人,便是在一隊精兵的護送下,順江而下前往荊州。。

劉璋雖然已經投降,但其在益州仍然擁有一定的號召力,為了防止某些“有心”之人,藉著擁戴劉璋的藉口做手腳,所以是萬不能把劉璋留在益州的。

曾經歷史中的劉備,在打下益州後,就是把劉璋一族安置在了公安,而今劉封不過是仿效劉備的手段而已。

短暫的插曲後,劉封正式入主成都,一面收編城中所餘萬餘益州兵,一面分派心腹的荊州軍接管各門、府衙、武庫等要害地點。

短短几天的時間內,劉封以不流血的手段,順利的完成了對成都的控制。

在政權順利交接之後,劉封遂自領益州牧之職,並向朝廷上表,表自己為前將軍。

緊接著,蓋有益州牧大印的文書便從成都而出,四面八方的發往益州備郡,宣佈成都的易主,令各郡縣文武士吏,備安其職,轉為效忠劉封。

同時,劉封還大舉提拔益州土著士人充任自己的幕府,諸如黃權、董和、譙周、秦宓、嚴顏等劉璋f日屬,原先在劉璋麾下官職低微之輩,旨被劉封委以別駕、治中等州府高位。

至於馬忠、張嶷、馬勳等當地豪傑的年輕俊傑,則多被劉封委以郡守等地方大員,其餘荊州1日屬,也皆隨著劉封的官位的升高,一應論功行賞升官。

諸般收買人心的舉措進行的同時,已被任命為治中從事的黃權,則奉劉封之命,迅速的趕往雒城前線,持劉封的手令和劉璋的書信,收降張任等將,以及雒城的兩萬多兵馬。

雒城距離成都僅有六十餘里,先前劉封大軍進抵成都城南的訊息,張任等將也早就收到訊息。

成都被囤的訊息,令雒城的諸將大為震怖,但諸將皆以為成都城池堅固,積糧數載,雖然被圍,但敵人想短時間內攻破城池也非易事。

鑑於城北劉備的進攻勢頭有所減弱,張任等將商議一下,便決定抽調一部分兵馬回援成都。

然而,就在張任剛剛組織好一支五千人南援兵馬,尚不及出發之時,劉璋開城投降的訊息,便如晴天霹靂一般擊中雒城諸將。

“援兵轉眼將至,奈何先降!”

軍議堂中,鬚髮皆白的張任怒髮衝冠,舉劍憤劈案几,一臉的怨恨之色。

自與劉備開戰以來,吳懿、李嚴、雷銅等諸將無不背叛,唯有張任死戰不降,輔佐劉璋長子劉循死守雒城,鏖戰一年而不退。

原先聽聞劉備老巢被襲,劉封的盟軍節節勝利的訊息時,張任以為自己這一年來所經受的苦楚,終於換來了益州的安全。

但是現在,形勢竟是在瞬息之間急轉直下,他是萬萬也沒有想到,成都競以這樣戲劇性的方式落入他人之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