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子越來越好過,察合臺牧民們這才知道,原來除了搶劫之外,他們也能過得如此之好,這些人很快成了方睿濤的鐵桿支持者,變為了不在編的壽陽軍騎兵預備隊。
嘎木迪元帥在感激方睿濤之餘,也開始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嘎木迪雖然大量開展與壽陽軍的往來貿易,但對於這些貿易產品深入大草原內部卻有著嚴格的限制,基本上做這些生意的馬幫都是由東征軍親自進行的。而那些敢於走私的商隊一旦查出,所有貨物將被沒收,人員都被直接斬首,所以久而久之,進入草原內部的商隊就只剩下了他的這些手下。
因為有了壟斷的貿易權,嘎木迪元帥在將貨物運輸到草原深處的時候,無不加價十倍以上,這都給他帶來了極高的利潤。有了足夠的錢,嘎木迪開始向壽陽領地購買裝備武裝軍隊,同時還能夠輕鬆的將常備軍力擴充到五十萬,臨時徵召的預備軍更是高達百萬。
手中有了實力,嘎木迪元帥就一直開始盤算著如何擴大自己的地盤,為此他還聯絡了與己方頗為親近的北原軍,以對抗禁軍和西戍軍。正是因為來自嘎木迪元帥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如今的察合臺汗國境內幾大勢力之間關係頗為緊張,而方睿濤的建議正好給了他們一個理由。
壽陽領地的使者在方睿濤從帝都回來之後的第二天就來到了東征軍的大本營,他向嘎木迪元帥表達了方睿濤支援其一統察合臺汗國的想法,同時他還為東征軍帶去了大量軍糧和武器裝備,作為方睿濤對東征軍的資助。
如今舊恨早消,向來信奉強者的嘎木迪元帥已經鐵了心跟隨壽陽領地了,在得到了這些資助之後,他對方睿濤的意思心領神會,第二天他就發出了戰爭動員令,召集各部落的騎兵聽用。
如今牧民們生活安定富裕,大家對嘎木迪元帥和方睿濤都感恩戴德,當聽說嘎木迪元帥發出戰爭召集令的時候,那些預備役兵員都第一時間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向著東征軍大本營匯聚。
由於不再是遊牧的生活方式,察合臺人不但聯絡方式改善了不少,而且蓄養牲畜的勞動強度也大大降低了,在青壯離開之後,老幼也能輕鬆的應付日常工作,此外各個城鎮都有壽陽領地工匠幫忙修建的圍牆,也足以抵抗小規模的進攻,這讓士兵們沒有了後顧之憂。
一百五十萬軍隊很快整裝待發,嘎木迪元帥立刻帶隊向著西戍軍的地盤發動了進攻。作為盟友,在嘎木迪元帥許出部分好處以後,北原軍也集結起來,靠近了王室的地盤作為牽制,以防止對方輕舉妄動。
在經過上次大戰之中,受創最輕的北原軍曾經一度成為國家最強力量,如今他們連預備兵都算上,也有超過八十萬兵員。面對這麼強大的軍事壓力,如今滿打滿算不足六十萬兵員的王室也不敢輕舉妄動,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嘎木迪消耗西戍軍的力量了。
聽說嘎木迪元帥親自率領百萬大軍殺來,西戍軍的黎瑪元帥嚇了一跳。當初大戰之中,雖然他的手下多被俘虜,但這些俘虜轉而被送給了嘎木迪元帥。也是由於這些俘虜的影響,造成在當年越冬之後,有大量部落轉而到了東征軍的地盤生活,西戍軍的人口一下就降低了許多。
由於大戰造成的巨大損失,加上人口的流失,使得西戍軍一直沒有緩過勁來,原本國內第二的大勢力,如今卻是敬排末座,只有不足三十萬騎兵。在嘎木迪元帥越過了察合臺汗國南方,佔據了越冬草場之後,大軍直指西戍軍的大本營。
面對嘎木迪元帥氣勢洶洶而來的強軍,黎瑪元帥只能一邊向王城求援,一邊硬著頭皮帶兵迎上去了。察合臺人是信奉力量的民族,他們打起仗來沒有多少彎彎繞,直來直去才是他們的風格。雙方四比一的兵力配比,加上東征軍一方的武器裝備得到了大大改良,在硬碰硬的作戰之下,其結果可想而知。
東征軍擺開隊伍一路推進,打得西戍軍毫無招架之力,黎瑪元帥很快在亂軍之中被殺死,隨後整個西戍軍選擇了投降。
就連皇室都沒有想到,西戍軍竟然會這麼快就崩潰了,然而如今東征軍大獲全勝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加上北原軍的勢力,兵力不敷使用的王室被包圍在了察合臺大草原的中心區,就算他們可以守住王城不被消滅,但遊牧民族在被圍困之下,他們最終的結局也可想而知。
嘎木迪元帥也是深知這種情況,因此他並不著急攻打,只圍繞著王城建立營寨,同時派出大量偵騎,以防止禁軍並未進入王城的軍隊偷襲,這一套戰術簡直與方睿濤當初進攻王城的戰術如出一轍。在嘎木迪元帥的嚴密防守之下,僅僅過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