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如其所說,劉克武雖然是屢受李、張、劉三人大力之助,卻從未在任何一件與山東無關的事上,發表過任何與三人政見直接掛鉤的意見。
偶爾的讓自己手下江蘇和安徽幫幫劉坤一,卻是朝中也無人能敢言那是劉克武指使的。即無證據,又無正理,人家江蘇和安徽那也是封疆,誰敢亂說劉克武結黨,告不成直接就是誣陷重臣的大罪,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從來只是就事論事,卻又從來不與張、劉、李三人一個鼻孔出氣。這也讓西方報紙採訪劉克武時,驚問過是否也屬洋務派之人的話。
當時劉克武的回答是“這個派也好、那個派也罷,誰說的對我支援誰、誰辦的事好我學誰。但為臣者,勿枉議朝政也。”
因此,李鴻章所言,正道出了劉克武不與任何其他一派勢力結黨共謀的事實。這,也是劉克武一直以來對復興黨內所有軍政官員們的一個基本要求。
見劉克武無意接話,李鴻章拄了拄那根洋人送他的手杖,將身對向了客廳正門之外。目光深邃之間,老人第一次在劉克武面前顯出了老態龍鍾之象,口中卻接著說了下去。
“黨同伐異,歷來為忌諱也。只看那伐討之時,於君權之用耳。若如以往,只執政見而爭執,則太后不驚、皇上不亂哉。”一語中的,李鴻章不愧是晚清第一強臣。
封建社會中,君強著遠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近如洪武永樂、康熙乾隆。但是臣強者。能稱強臣首即不反君自立,而其強卻無不以智而為基礎,才可以能真正做到一個一直笑著的強臣。
歷代之中,名臣不少。古往今來,名臣何下萬千?但遠如商鞅、王安石,近似翁同龢,卻唯可稱名臣,卻當不起強臣之稱。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未能一直笑著,強者常笑到亡故,才能算的上是強臣。
此刻這個身顯佝僂、拄著柺杖的老人,一語說出了黨患要點之所在,又言出了慈禧最大忌諱之處。劉克武的內心之中,對這位後世存在種種誤解的老人,更生出幾分敬佩之心。
轉頭看到劉克武正一眼敬佩之光的看著他,李鴻章淺淺一笑,端起茶碗喝過一口,再說了下去。
“若如近來,維新一黨每每言論,自甲午年起就無不衝著國制而去、對太后之威形成威脅,汝還難如此也。然,康黨亂流,卻打著忠君之旗。屢屢衝了太后的肺管子、觸了那些王公們的黴頭。”
“觀天下不結朝黨者,唯汝一人也。看那康黨所議變法諸事,又唯汝先成事實于山東,卻未傷及朝廷制體、未損太后之威、皇上之權。無根可用、不黨可信、不枉言可恩也、有實才可授之大權。此即為汝得太后重恩、重信、重用之原因爾。”
老人將話說完了,笑著盯住劉克武,說到:“仲遠明白否?老夫愧領你一聲恩師,今日就算第一次教你一些東西吧!不明之處,儘管問吧!”
看到那張充滿慈愛笑容的臉,劉克武在其言畢時,立即接話問到:“朝中無黨且有實學者,非弟子一人啊!天津袁世凱、兩江辜鴻銘。此二人似亦無黨,緣何太后不重其二人呢?”
“哈哈,袁世凱無黨?無黨那小子敢讓他那一鎮新軍,平日喊吃他的飯、穿他的衣,大有私家之兵態勢?告訴你,袁世凱現在是自立一黨了,從前他是老夫的人。後來又先投翁同龢、再投人家榮祿結果都沒靠紮實。”李鴻章說到此,聲音突變高昂。
神色由激奮急轉變為嘆息,李鴻章雙手再齊拄柺杖,嘆息一聲後說到:“老夫一生,用人無數。唯那個袁慰亭,老夫算是走了眼了。真想不懂啊!袁甲三何許人也?那是老夫數年故交,到臨死還留書老夫,待其子如自出呢!”
“到了保慶、保恆二人時,更均為老夫之幕亦。卻不想這袁慰亭,卻是個如此首鼠兩端、包藏禍心之輩。不識此人以為君子,識得此人才知痞性之盛也!故而,其人難得太后重用,就算得了,老夫也要參倒於他。”
話說到這時,李鴻章那原本一直深邃若思的眼睛中,突然迸發出了一絲精光。對劉克武來說,那精光是何意,卻是再清楚不過了。
袁世凱首鼠兩端、投機鑽營,更是違背了李鴻章同門當助不可互相詆譭的規矩,直接多次與自己為敵。再加上後來他乾的那些個事,件件都成為現在李鴻章有事沒事給他鬧點大小麻煩的真正源始。
如果面前這個老人,知道袁世凱那些本來做的十分隱秘的事,事實上都是自己指示陸建章等人去給揭穿的話,劉克武不知道這位老人會如何來看自己了。
見劉克武在其話語言完時,若有所